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西岭雪:我总觉得张爱玲是存心把自己饿死的

2012年12月18日 10:34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0)

  张爱玲,一个堪称“传奇”的女人,关于她的传记屡见不鲜。作家西岭雪被台湾媒体称为“当代张爱玲”,她的新作《尘埃落满,寂寞花开:我们去找张爱玲》被称为最扎实的张爱玲传记。用导演、演员黄磊的评价来说:“这本书很特别,读时觉得与其说是传记,不如说是一封长信,一封西岭雪写给张爱玲的长信,一封西岭雪替张爱玲写给我们的信……”

  本版撰稿 记者张晓媛

  半生缘

  “她要写的是她最熟悉最感动的真实的人生与人性,这一点,永远不会过时。”

  山东商报:您多大开始读她的作品,当时什么感觉?

  西岭雪:第一次读到她的作品是大学一年级,在大学图书馆里借到一本掉了皮的《怨女》。那段时间读得最多的是琼瑶和金庸,忽然接触到张爱玲,只觉文字更优雅更冷艳,但没有任何隔膜。那时候完全不觉得那作品已经跟我们隔了半个多世纪,十八九岁正是善感又易感的年纪,很容易就投入了小说的情感中。后来就刻意寻找了很多张爱玲的作品来读,越读越惊讶,为了那文字中清冷的情怀与浓郁的孤独感。好像一只鲸鱼困在金鱼缸里,渴望爱,渴望海洋,渴望更广阔深邈的世界。但当那个世界给她,她却又找不到方向……

  其实,大学临毕业时,所有人面临的大概都是这样一种情绪吧?这情绪跟张爱玲小说里表达出的情感有不谋而合的地方,她就是这样击中我了。从此迷恋得一发不可收拾。

  山东商报:二十年过去了,现在读来感觉有什么不同?

  西岭雪:当然,时隔二十年,现在重看张爱玲,所感受到的不会再是临界点的凄惶共鸣,但却会另有一种岁月的沧桑与无奈。想到她写小说时不过二十三四岁,不得不感慨文字的力量是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这也正是张爱玲最让我敬佩的地方。

  山东商报: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穿越时空流传,张爱玲的作品在今天过时了吗?

  西岭雪:《红楼梦》过时了吗?书中所讲述的礼教、习俗、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甚至审美情味,无不与今天大相径庭。但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红迷沉醉于宝黛的爱情?原因很简单,只要有人在,人性总是永恒的。《红楼梦》揭示的是人性里最根本最深沉的感动,这一点永远不会过时。

  同样的,张爱玲也一样。她在文字里表现出来的情怀是直抵人心而远离政治的,她不是为了某个阶级某个组织而写作,她要写的是她最熟悉最感动的真实的人生与人性,这一点,永远不会过时。

  不了情

  “我总觉得,她是存心把自己饿死的,最清洁的死法!也是最决绝、最有尊严的死法!”

  山东商报:市面上的张爱玲传记很多,在这个时候推出这样一本,说通俗点,卖点在哪里?

  西岭雪:作家的天职是要认真写出自己最感动的人与事,至于销售却不该是作家要过问的事。所以,这本书该如何寻找卖点,我自己是无法知晓的。

  如果硬要包装得炫亮一点的话,那么可以提供台湾媒体给我的一个评价“当代张爱玲”——这是《张爱玲传奇》在台湾出版时,他们给予的定位。这本书除了为张迷而写外,也为了雪迷而写。看西岭雪写张爱玲,这算是一个卖点吗?

  山东商报:书中对她晚年生活有些揭秘,资料哪里来的?她可以称是“晚景凄凉”吗?

  西岭雪:“揭秘”谈不上,对于研究张爱玲的人来说,她的一切都不是什么秘密。只不过,以前的相关传记里提到的确实少,一则是相关资料少,二则也是国内出版背景的缘故,关于张爱玲在香港、在台湾、在美国的生活即使写到也会被大量删削,包括这本传记在内,还是会做大量删节的。

  说她晚景凄凉,也许张爱玲在世的话,未必愿意听到,因为那是她自己的选择。但至少在常人眼中,那不该是一个著名作家正常的生活——她住在汽车旅馆里,一生都在各个公寓或旅馆漂泊,一生都没有过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她自己剪头发,剪得很短,然后戴假发套; 穿一次性拖鞋;橱柜里整格的杀虫剂,因为她总觉得房子里有虫子,但那很难说不是出于她的幻觉。她过着最简单的生活,似乎没有什么娱乐,也没有交际,连遗书都交托给一个只有过一面之缘的近乎陌生人的朋友的朋友。

  她死后一个星期才被发现,死得相当安静,仿佛只是睡着了。衣衫整齐,神态安详,躺在门前的一方蓝灰色地毯上,身边放着装有遗嘱的黑皮包——她把一切都安排好了。没有惊动任何人,是公寓管理员注意到这位老太太久不露面,引起怀疑,打电话又没人接,才通知了警方的。虽然法医认为没有自杀迹象。但我总觉得,她是存心把自己饿死的,最清洁的死法!也是最决绝、最有尊严的死法!

  山东商报:有的读者会有阅读困惑,关于张爱玲的书太多了,良莠不齐,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西岭雪:之前关于张爱玲的传记很多,但作者本身大多是传记作家而非小说家。传记作家写传,往往会有一种模式,会急于判断或塑造,从而失去了对传主本身最亲密的感知。而我本身是作家,出版了五十余部长篇小说、游记、红楼专书、人物传记等,由一个作家去写另一个作家,尤其是一个在写作风格、生活经历、研究方向都有许多吻合点的作家,怎么都会有一些不同吧。

  山东商报:书里对张爱玲和胡兰成那段描写,您的重点在哪里。和传统的胡兰成辜负张爱玲,无耻之尤的观点有不同吗?您个人怎么看待这个感情?

  西岭雪:由于胡兰成这个人物在政治上是有过明确定位的,所以关于他的描写与报道就很难公正了。但他既然是张爱玲这辈子最爱的人,总会是有原因的吧?如果全盘否认胡兰成,就好比一个离了婚的女人逢人便咒骂自己前夫是只猪一样,那当初又是怎么选择跟一只猪共同生活的呢?总不能用一句“我瞎了眼”便装傻过关吧?

  我认为胡兰成是一个真正的才子,他一生创作不辍,出版著作包括《战难和亦不易》、《今生今世》、《山河岁月》、《禅是一枝花》、《书写真辑》、《世界之转机在中国》、《心经随喜》、《建国新书》、《自然学》、《华学科学与哲学》、《中国礼乐》、《中国文学史话》、《天煅际》、《道机禅机》等,涉及文学、政治、经济、历史、礼乐、宗教等各个领域,学问自成体系,是绝对不可轻废的。至于说他的花心,他在认识张爱玲时已经是个结过婚离过婚又结婚的已婚男人,张爱玲没有介意过,我们凭什么介意呢?

  心经

  “我坐在那遍野哀鸿间悲鸣,苦苦地感受着她的心情,然后站起来,小心地将那些倒塌的塑像扶正,将屋子里的摆设一一复原。”

  山东商报:张爱玲是您心目中的完美女人吗?最喜欢她哪点,最不喜欢哪点?

  西岭雪:她当然不完美,如果完美,便不是她了。我对她不是喜欢,而是爱,就好像爱自己——但不是自恋,而是一种近乎无奈的接受。就好像你对着镜子说对自己哪里最满意哪里不满意,但那个毕竟是你自己。有些人对自己某处不满意就会去整容,但另一些人会怡然地接受下来,安然自若。我是后者。我便是这样爱了张爱玲,接受了张爱玲,理解了张爱玲,甚至说不来哪点喜欢或不喜欢。

  山东商报:《小团圆》 出来的时候,很多人很震惊,我自己就被那些看作是自传性质的性描写给震撼了,很难和以前知道的她联系在一起。您怎么看待她在《小团圆》里的类似描写。

  西岭雪:我也非常难以接受。看书的时候,几次想掩面,固然小说不等于自传,这一切都可能是虚构,但是我们无法不把它们对号入座。

  仿佛她带我走进一幢装修豪华的房间,睥昵地问:“美吧?你看我把它打破。”而后她拿着一杆寒光凛凛的长烟枪,从容地,毫不留情地将所有的金碧辉煌一一打碎,露出鎏金墙后的断瓦颓垣,而后抽身离去。我坐在那遍野哀鸿间悲鸣,苦苦地感受着她的心情,然后站起来,小心地将那些倒塌的塑像扶正,将屋子里的摆设一一复原。

  张爱玲写了《雷峰塔》,写了《易经》,写了《小团圆》,生前却都没有拿出来发表,直到生命走到尽头的最后一年,才剔芜存精,将自己的人生重新爬梳一遍,集成《对照记》,让生命中的男人全部缺席。——我想,这才是她最真实的心意。也许,宋以朗真不该把《小团圆》拿出来发表,而应该像张爱玲所嘱咐过的那样,把它销毁掉。

  山东商报:从她对弟弟的态度看,是不是个骨子里凉薄的人?

  西岭雪:就在本月初,我才去了张爱玲和弟弟张子静曾经同学过的圣约翰大学。走在校园里,想起张子静在《我的姐姐张爱玲》 里追忆的那些似水年华,忽然很感伤于他们姐弟俩不同于常人的爱。

  大家族里长大的孩子,对于亲情多半都会有种近乎厌倦的冷漠感。这一点我自小体会深刻,也是造成我大学毕业后离家出走一直流浪的根本原因。但我不认为自己是个凉薄的人,而只是因为缺乏爱而害怕付出爱,相信张爱玲和弟弟子静也是这样。张爱玲能写出《弟弟》那样亲厚的散文,张子静能写出《我的姐姐张爱玲》那样的回忆录,他们的爱,也许比我们都深沉。这不像是贫家的孩子亲亲热热分吃一块红薯的温暖,却有一种寒夜里遥遥相望即使不着一言却已心领神会的清淡。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