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公共雕塑屡被开涮 评:应与公众“接轨”

2012年12月21日 15:21 来源:每日新报 参与互动(0)

  历时三个多月,总投票数近500万,由网友投票评选出的全国“十大丑陋雕塑”正式出炉,武汉“生命”雕塑居“十大丑陋雕塑”榜首,郑州“流氓猪”、重庆“章子怡沐浴像”亦榜上有名。另据报道,苏州金鸡湖畔的一尊老子雕塑日前引发热议,有网友戏称看起来像吊死鬼。不过雕塑作者称,吐舌露牙,来自历史典故“刚柔之道”。

  “刚柔之道”一说饱含“文化韵味”,不过,这样的“文化韵味”,总不免令人心生疑虑。尽管作为文化名人,老子也难免会吐舌头,但套之以“刚柔之道”是否生搬硬套?很多时候,我们有必要换个角度想想,那些所谓艺术家的脑子里是否就一定充满了艺术,如同网友所言,有时候,也不能排除“艺术家的脑子充满了肥肠”。

  公共雕塑被调侃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随着这些年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各地的“雕塑热”逐渐升温,围绕公共雕塑的争议也在不断出现。在此过程中,郑州“小猪雕像”被网友斥为“流氓猪”,“重庆永州章子怡”以及“西北政法图书馆雕塑”等的面世,也曾雷倒了很多的网友。公众对公共雕塑的责备和关注,逐渐将相对混乱的公共雕塑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无论是历史的、抽象的,还是现实或荒诞的雕塑都是网友们不断开涮的对象。

  在很多人看来,公共雕塑不光是装点城市“脸面”的组成部分,也应该是体现城市气质的象征。如果给人“不伦不类”“看不明白”甚至“影响市容”的印象,被吐槽也就在所难免。而事实上,很多地方都存在被业内称为“一个球、几条线”的面目雷同、含义难懂的抽象派雕塑。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十年来全国各地的这类托球式雕塑不小于100万座。很多雕塑给大众带来的不是艺术享受,而是实际意义上的视觉污染。这其中既有“拍脑袋工程”,也有因为过度追求创意,进而“玄之又玄”,令公众摸不着“众妙之门”。

  当然,公共雕塑被开涮,不排除众口难调的因素。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雕塑的评价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事。这跟每个人的审美水平,以及是主观还是客观有关系。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无论是“十大丑陋雕塑”还是“老子吐舌”,也存在“被误解”的可能,不排除是因为太前卫,以至于人们一时半会反应不过来,需要经过时间的积淀,也许若干年以后,这样的雕塑成了经典,进而成为景点。从这个角度说,对待作品需要时间检验的艺术家也应该稍微宽容一些。

  不过,网友的开涮,某种程度上也是在提醒公共雕塑的设计者和决策者,设计修建雕塑时,应该更加贴近群众、更接地气,即便是“艺术作品”,也应该尽量做到让公众能够接受。即便不是“喜闻乐见”,不给人有“视觉污染”之感应该不是太大的难事。

  文/彭辉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