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图与词”学术展亮相 鼻祖经典作登中国美术馆

2012年12月22日 15: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图与词”学术展亮相鼻祖经典作登中国美术馆
    马格利特经典名作《图的背叛》(这不是一个烟斗),布上油画,作于1935年,27 x 41cm,布鲁塞尔私人收藏

  中新网北京12月22日电 (记者 应妮)展览《图与词》22日在此间中国美术馆开展。该展关注的是现当代艺术史上的一个独特命题,即绘画/造型艺术与书写/文学语言之间的关联。值得一提的是,“图与词”命题鼻祖马格利特的代表作《图的背叛》也现身此次展览。

  此次在中国美术馆的展览中,共95件(套),其中81件(套)主要源自比利时法语地区的作品, 另有14件(套)中国当代艺术作品。

  在西方现代艺术史上,对“图与词”命题的关注,最早可以追溯到马格利特在1929年12月刊的《超现实主义革命》上发表的《词与图》宣言。他将语词引入画面,质疑事物的指代与事物本身的关联。其1929年的名作《图的背叛》——画面烟斗下方写着“这不是一个烟斗”——利用画面与文字各自所指的矛盾,指出“物与其再现之间,鲜有联系”,以现实主义手法描绘的图像,毫无具体现实性可言。这无疑也呼应着艺术家更深层的自问,即在学院绘画之后,“画什么?为什么画?”

  此次来展的作品中,《本义》(1929)、《图的背叛》(1935,以及同系列中先后若干变体版本)、《微笑》(1951)等油画与素描手稿,创作时间前后跨越几十年,充分展现出马格利特在创作生涯的不同阶段对“图与词”命题不倦怠的追问。展览希望通过原作与文献的多媒体展示,引导观众走出对“马格利特——超现实主义大师”的标签式单薄认知,为接近这位西方现代艺术史上重要的思考者、实践者提供一个新鲜的视角。

  此次展览还邀请了具有代表性的14位中国艺术家参加展览,他们的有关“图”与“词”的艺术创作与比利时艺术之间形成了跨域历史的对话,其中不乏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在中国被称之为“影像之父”的张培力和作为“中国当代最纯粹的观念艺术家”的周铁海的代表作,也包括了如王冬龄、张浩在传统书法领域有突出成就书法艺术家的艺术创作。

  比利时策展人米希尔·布德森说,让相距很远的艺术家和作品相聚在同一个空间中,同时感受到不同智慧和不同提问思考的方式,是一件有趣而且有意义的事情。“我们都在思考,不只语言的、文本的,更是视觉的思考”。

  他介绍,以马格利特为原点,展览进一步关注其后几代艺术家对“图与词”命题的延伸探索。在诗/观念的方向上,布罗塔尔斯堪称马格利特的精神传人。而马格利特之后,另有不少艺术家从文学/书写的维度切入“图与词”的命题,尤以“哥布阿”团体(CoBrA)的创始人之一多特勒蒙为代表。更新近的科里昂、皮耶拉、勒孔特等当代艺术家进一步突破媒材局限,以视频、装置、声音等多元手法,将“图与词”的命题带入更贴近当下时代的思辨之中。

  中方策展人、研究与策划部主任张晴表示,中外创作语境迥异的作品在呼应、观照之间,不求穷尽艺术史对“词图关系”探索的全部方向,但求获得一个宽广且扎实的视角,“探索中的变化是此次展览中最大亮点和特点”,他希望这样一个对美术史重新梳理和解读的学术展能获得观众更多关注。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13年1月14日。(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