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职工带薪休假制度拟落实 或为文博机构带来新机遇

2013年02月28日 16:05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罗书银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提出要在2020年基本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纲要》规定在放假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其中提到了稳步推进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免费开放。这可能让全国各大博物馆、美术馆以及纪念馆在每年的“十一”“五一”、春节、暑假等节假日之外,面临更多的参观人群。

  那么,文博机构是如何看待这一《纲要》的?《纲要》的推行可能会对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及纪念馆带来怎样的影响?文博机构又会有怎样的应对措施呢?

  职工带薪休假是一项利好

  在广东美术馆副馆长蒋悦看来,这一为职工增加的假期会给美术馆和博物馆带来很多的好处,因为这可能会使更多的人来艺术馆、博物馆参观,开始关心艺术馆、美术馆的展览。同时,美术馆及博物馆也应该准备出更多的、有针对性的展览来为观众的假期提供更好的精神食量。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说:“带薪休假制度这两年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与此同时,美术馆及博物馆就全面实行免费开放的政策,而且现在审美文化休闲的活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这是一个有利的背景。每个人带薪休假的选择是不一样的,是根据工作安排来选择的,我们希望能够吸引更多休假的职工来到美术馆,这是美术馆存在的价值,也是我们做展览项目的指标。”

  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孙旭光虽然认为这是一件有利于文化旅游景区发展的政策,但同时也表达了他个人的一些担忧,他说:“首先,政府虽然颁布了落实职工带薪休假的制度,但是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一些具体的措施。其实我们的带薪休假制度已经实行多年了,之所以落实得不好,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果国家能出台一些具体的带薪休假的措施,推动其落实,那么这一制度在增加其人流量的同时,还将有效地缓解像故宫这样的热门景区在节假日、黄金周时一天接待游客过多的情况,这样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反倒会有促进的作用。因为大家避免都在同一个时间段出游,高峰期可以相对拉长。另外对于旅游质量的提升会有很大促进,把过去纯粹以观光为主的旅游提升为对文化的消费。”

  文博机构的应对措施

  对于实施职工带薪休假制度有可能带来的人流量增加,从而对美术馆或文化旅游景区造成的管理方面的压力,各个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表示将采取相应的措施。范迪安表示:“如果观众多了以后,我们会采取一些限时的、分阶段的入场措施。我们已经有了一些针对免费开放以后观众流量增加的措施,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服务质量,比如说要把展览做得精彩,要观众进来后能够感受到美术馆文化的氛围;第二个是多增加公共教育服务项目,比如说学术讲座,艺术家、理论家与公众的见面交流,特别是扩大志愿者服务的队伍,在重要的展览中,提供志愿者导览。事实证明,观众还是需要志愿者导览,尽管专业的需求不同,但是志愿者导览能够让观众进入美术馆之后,有主人翁的感觉。包括我们的展览部也注意到,展览不仅是展作品,还要尽可能地提供美术史知识的介绍,比如在展览中运用一些二维码,使观众能够把一些展览的信息和艺术史知识带回去。现在我们还会注重听取观众的意见和对展览、对我们的服务的反馈,使美术馆的文化艺术服务能够更加人性化。”

  而对于像恭王府这样的文化旅游景点来说,在满足国民旅游观光需求的同时,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任务更加重要。对此,孙旭光说:“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满足人民群众旅游观光需要这二者之间,应该要有一个平衡的度,不能掠夺性地使用或者过度地开发,这是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的表现,因为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属于现代人的东西,还是子孙后代的东西,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历史责任。”

  “从以往恭王府在春节、“五一”“十一”、包括暑期旺季的经验来看,我们首先是要提高自身的品质,增加内涵,提升服务的能力,提高设施的运转水平等。目前恭王府已经实行了3年多的限流制度,每天接待上限是1.5万人,超过这个人数我们就不接待了。但这不针对团队游客,因为团队游客有一个特点,就是瞬间人流比较大,而且都是预约参观,可以调整其参观的行程,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文物,游客也避免跑冤枉路、来了以后进不去。”

  孙旭光还介绍到:“目前我国遗址类的博物馆还是要收取门票的,这是国际通行做法,通过经济杠杆来调节人流也是一种手段,当然票价要有一个合理的限制,不能高价,不能成为一种经济创收的手段。”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