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面塑大家10厘米葫芦捏出108将 曾入冰心散文

2013年02月28日 16:15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郎志丽作品――葫芦《水浒一百单八将》

郎志丽

郎志丽作品――核桃《十八罗汉》

郎志丽作品――葫芦《西游记》

兰 洁

《面人郎采访记》中记述:当冰心向郎绍安问道:“您现在带徒么?”他指了指桌边站着的小姑娘,说:“她是我的学徒,也是我的女儿。”后来,正是这个小姑娘成为了“面人郎”的重要传承人,早在1995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她,就是当今的面塑大家郎志丽。

课文里的小女孩已是大师

走进郎志丽不太宽敞的家中,临墙而立的一件棕红色玻璃柜总会引人注目:这里挤满了她自1992年退休以来的代表作,市井生活、民间故事、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都在郎志丽手中成为一个个被赋予“生命力”的作品。“这件《元春省亲》是一个大场面的作品”,顺着郎志丽的手势,15个神态逼真的人物和繁华的背景修饰,立刻把人带到了那个象征着荣华富贵的贾府,就连屏风、家具、地毯等细节都透着一股精致。郎志丽说,场景里的手炉、宫灯都是可以点亮的,捏人物一共用了20多天,而找齐各种布景则要花费更长的时间,需要细心地发现。

提起发现,郎志丽说,在生活中多细心留意几乎成了自己的毛病。“和家人去吃饭,大家把吃过的海鲜贝壳丢了,我就把它们再拾回来,最后做成了一个贝壳观音。没事干的时候,我总喜欢到小市场里看看,最后收集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郎志丽有名的代表作、葫芦《水浒一百单八将》,就源于一次偶然出现的灵感。

“一次我和先生去朋友家,人家的葫芦长得很不错,临走时朋友给我们带了两个。回家的路上,我就和先生商量这个葫芦能干什么用。”最终,葫芦被破成两半,在10厘米见方的葫芦肚里,制作出了《水浒一百单八将》。“一边放54个小人,还有山石、树木、花草点缀在中间,最后利用葫芦柄的自然形态,画成了一双对语的仙鹤。”就这样,郎志丽打破了传统盒式面塑的局限,给古老的面塑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在空间上为设置故事情节增加了又一种可能。老一辈曾在核桃里边做一个面人,郎志丽则能放“十八罗汉”、“十二花神”进去,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里捏出众生相,被许多外国人称为“造人上帝”。

25年后偶遇父亲的洋粉丝

在当年父亲代表中国艺人走出国门表演之后,如今的“面人郎”传人郎志丽也曾先后去过十几个国家。“稀奇、惊讶,不是亲眼看见不相信会这么逼真、这么小、这么快。”郎志丽如此评价外国人见到面塑作品时的反应。

在国外表演面塑的过程中,郎志丽还遇见了一位当年“面人郎”的粉丝。“那是在1980年去夏威夷表演的时候,有一个外国人站在我面前看了很长时间,然后又突然拉住我身边的翻译说了很多。翻译告诉我,这个外国人觉得很奇怪,1956年他曾经在伦敦也见到了一位姓郎的艺人表演捏面人,而这次在美国见到的,仍然姓郎。”郎志丽说,自己当时很激动,没想到25年后,还能在夏威夷遇到当年曾经在伦敦看过父亲表演的人。原来,这个人就是当年的英国原子弹工程师。得知父亲当时曾送给他一只和平鸽后,自己又捏制了一个仕女送给他。

对于郎志丽来说,与捏面人同样重要的,就是对“面人郎”艺术的传承和保护。2005年,郎志丽第一次从一个协会组织中听到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个字。“那时候,大多数人连这几个字都不能很熟练地说出来。”郎志丽说,由于渠道不对,第一次申遗,交完材料后就没了音讯。2007年,又开始进行第二次申遗。这一回,从区级、市级再到国家级,2009年,“面人郎”正式被批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申遗不是一件易事。由于父亲的很多资料、作品时隔已久,郎志丽不知道究竟下落在哪,最后只能和老伴办了一张国家图书馆的阅览证,每天去那里查阅资料。更难的是,由于申遗需要的文字材料都必须为电子版,近70岁的老伴又从头学起了拼音打字。“一开始打一个字就得半天,后来慢慢练习才快了些,真是难为他了。”提起 “面人郎”申遗的事情,郎志丽总是觉得自己太自私,只顾着捏作品,却把最琐碎的麻烦事交给了同样需要时间创作的老伴。

如今,年过古稀的郎志丽只想再多做一些细活,多教一些学生。除了带两个徒弟,她还经常给中小学生讲课。“上周就有东交民巷小学的六七个孩子来家里,他们还录了视频,带回去给没来的孩子讲。”郎志丽说,面塑的技巧固然很重要,但它最难的地方还在于学习中国传统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背景,“做历史人物,不知道历史情节当然就没法表示;做戏曲故事,没看过戏也就不可能捏像样。”

从闲不住的小手抓起面团那一刻入行

郎志丽刚上大学的外孙女雅淇,已成为同龄人中捏面人的小高手。“说实话,我已经记不太清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捏面人的了。”雅淇说,她从小就在姥姥家长大,看着姥姥每天都捏面人,自己也觉得特别好玩。虽然并没有其他人告诉自己应该学这门手艺,但小孩的手本来就闲不住,不知道是什么时候随手抓起了一块彩色面团,就应该算是开始入行学艺了。

雅淇回忆,小时候爱犯困,“那时候,每天从早晨开始学捏娃娃,吃完饭后再接着捏。到捏娃娃的脸时,我就已经困得睁不开眼了,总是把娃娃的脸捏走形,这时,姥姥就要领着我重新来过。”雅淇说,现在想想,姥姥对自己是偏爱一些的,即使是说教也透着一丝微笑。

五六岁捏出第一个成品小动物,接着学习娃娃、侍女,小学、中学,雅淇每到寒暑假都会跟着姥姥学捏面人,捏制的作品还曾多次在中小学生的文艺比赛中获奖。在郎志丽家,记者看到了雅淇捏制的福娃,憨态可掬的卡通人物,带着充满孩子气的天真表情。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雅淇还曾创作了一幅名为《风华少年》的作品,生动地重现了那个英勇少年在废墟中救人的故事。

如今已经上大学的雅淇,仍然没有间断学习面塑。这个寒假,她正跟姥姥学习在核桃里捏人物的“微雕”技巧。“身边的同学看到我捏面人,都觉得很神奇,也会喊着让我带他们去姥姥家看看。”雅淇说,每次带同学去,姥姥都会很热情地接待。在雅淇眼里,姥姥是一个有些传奇色彩的人,也是一个与自己很亲近的普通人,很细心、很慈祥,把大部分时间都给了面塑世界。

补白

面塑溯源

“面塑”俗称“面人”,可追溯到战国时的“俑”和汉朝的“傀儡”,在汉代已有文字记载。最早,人们把面制品蒸制成一定的形象,作为节日馈赠、装饰的信物和标志。到了明代,面塑逐渐脱离食用功能,演变成单纯的艺术形式独立存在,并逐渐形成多个流派。

面塑所用的面,是用江米面和普通面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加水和好,上锅蒸熟。实际上,在和面的时候还会加上一些蜂蜜和防腐防裂的配料,这样能使面塑保存数十年甚至上百年。

“面人郎”面塑的制作技法,包括揉、捏、揪、挑、压、搓、滚、碾、剁、按、切等。制作时还要用一些工具:拨子多用来制作眉毛、裙摆和袖褶;梳子用来做项链或人物的牙齿、毛织物。把面搓成一条细线,用梳子一轧就成了一条项链。面塑是一个细致入微点缀的过程。以制作一个戏曲人物武将来说,头盔上的雕花纹路,麾旗上的精细图案,战袍上的细小褶皱,甚至双眼皮、睫毛、发髻等,无一不清晰,无一不精致,无一不体现出制作者的精巧构思与精湛技艺。J235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