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镇江重修“清官王仁堪”史料 将树碑立传以照后人

2013年03月26日 18: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镇江3月26日电 (王春龙 戴有慧)今天,记者从江苏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了解到,镇江市正在组织专家重修中国近代历史上清官王仁堪的史料,并将在“天下第一泉”旁为其树碑立传,以照后人。

  王仁堪是晚清时期一位著名清官,被写进《清史稿》。据史料载,王仁堪于光绪十七年出任镇江知府后,正值大旱,他体恤民众疾苦,事事亲力亲为,捐出自已的官饷为地方兴修水利急用,与民众一道,三年间在丹阳、丹徒两县先后开凿塘堰近7000处,闸坝100余座。镇江东西百余里之间,王仁堪修建的水利工程至今仍正常发挥效能。他还奏请截留漕米五万斛,救济二十余万饥民,并募款二十多万为救灾善后,并将所收捐款的收支数目,全部公布于众。他在广建义塾等方面也亲力亲为,命所属各县设立义塾,普及民间教育,今镇江中学当时名(南泠书院)就是他一手创办。王仁堪终因积劳成疾,任职三年后调任苏州知府不到一月便英年早逝,辞世时才45岁。

  尽管历经变迁,王仁堪为官清廉,勤政作为的功德一直被民众称颂。丹阳、丹徒两地曾建有多处“王公生祠”。当时他为抗旱所筑的“中泠泉”依然完好的保存在镇江金山公园内,石栏南侧的石壁上赫然镌刻着“天下第一泉”五个大字,正是王仁堪亲手所题。他也是一百多年来镇江官员勤政廉政所效仿的楷模。原镇江市人大主任、现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名誉会长钱永波介绍,王仁堪已列入即将出版的《镇江历史文化大辞典·人物篇》,他还倡议在当年的中冷泉池旁修建王仁堪生平碑帖:“镇江历史上能有这样一位勤政爱民、遗爱在民的好官是镇江官之骄民之福。以中华优秀历史为鉴,是继承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的真正精神意义所在,更是重书当今官德之良志。”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