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内地民营书店之困:转型或能迎来春天

2013年04月23日 20: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郑州4月23日电 题:内地民营书店之困:转型或能迎来春天

  作者 董飞

  “从1989年做图书销售至今,已整整24年,民营书店市场估计就剩我活着。”郑州三联书店负责人薛正强在与记者谈到经营实体书店的现况时,显得亢奋不已。

  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中新社记者走访河南省郑州市、开封市多家书店发现,读者并不比往日增多。部分书商虽然在店门外张贴“今天是读书日,你的灵魂在哪里?”等一些提醒广告,但往来的书客却寥寥无几。

  近年来,国内外民营实体书店生存状况堪忧,各地书店关闭的消息也屡见不鲜。加上网络时代“微阅读”的侵袭,更直接加剧了民营书店的生存与发展尴尬、艰难。中华全国工商联书业商会调查称,过去10年里,有近五成的民营书店倒闭,且倒闭趋势还在加剧。

  薛正强见证了内地图书市场“风云迭变”,“实体书店大背景萧条,早已显现。但2005年后,愈加显著。”

  “房租、员工工资、水电费不断上涨,图书的微薄利润难以支付过高的成本。”在薛正强看来,近几年,网商对实体书店的挤压更为严重。“当当、卓越、京东几大网络书店疯狂低价促销,简直让人窒息。”

  图书在商业里属“冲动消费”。“为了生存,必须寻找新出路。”薛正强告诉记者,近年来,他在内地10余省市的一些商场超市推出图书专柜,靠消费密集带动自己的图书市场。

  “转型已是必然。”位于郑州市桃源路的城市之光书店“文艺范儿”十足,也吸引了不少青年客人,被称为郑州的“人文坐标”。其负责人张俊鹏认为,“实体书店的消亡已是无法改变的时代走势。阅读方式在改变,载体在改变,购买方式也在改变,这都影响着实体书店的生存。”

  当前网络和数字传媒的发展,也让民众的阅读变得更加便捷。但从最新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来看,2012年,中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不足5本。

  “不过,纸质阅读不会消失。正如实体书店与网上书店相比,有体验感。”张俊鹏告诉记者,他已经不把“城市之光”看成是家书店,“我这里已变得多元化,提供阅读、电影、音乐等具有独立文化的休闲空间。希望传递一种美,提供一种有价值的生活方式。”

  “如果民营独立书店消失了,折射出的是一座城市与社会精神的贫血!”位于古都开封市明伦街的诗云书社负责人陈瑶,对当下整个民营书业的日薄西山感伤不已。

  诗云书社与河南大学毗邻。每逢周末,这里就会举办文艺沙龙,内地一些知名作家、学者亦经常光顾于此。陈瑶始终相信,“书社随着时间的积累,会汇聚更多的书客。”

  针对目前整个民营实体书店行业的萧瑟之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教授王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法国,推出为民营书店减免税收、财政补贴等政策,有助于让这个行业更好地向前发展。中国应借鉴于此,也对民营书店给予扶持。”

  在王冷看来,民营书店在大时代艰难的背景下,它们的生存、发展前景也在于经营者本身的经营方式和理念,现在好多书店已融合了文艺沙龙、咖啡座等具有生活气息的项目,为读者提供一种精神栖息的空间。

  “只有特色的转型,民营书店或许还能迎来春天。”王冷认为。(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