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作家社瞄准影视改编 海派文学京味文学成改编重心

2013年04月26日 14:42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1 /1张)

    4月19日,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举办之际,由作家出版社和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联合主办的“现代文学名著电影系列”启动仪式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据悉,作家社和央视电影频道已共同出品了两部电影——《天津闲人》和《危城之恋》,均改编自天津作家林希的小说,颇受好评。

    作家社多年来汇集了大量的作者资源,包括莫言、贾平凹、陈忠实、张炜、刘震云等名家。近两年来,作家社通过成立“作品研发中心”,计划将该社出版的文学作品及拥有的版权资源,向影视文学创作领域延伸。据悉,这个为影视改编提供文学基础的文学精品资源库正在建设中,将以商业运作的模式向社会开放。

    文学作品是电影取用不竭的宝库。根据2005年美国《图书标准》做的一份统计分析,电影史上有20%—33%的影片改编自已经出版的文学作品。而优秀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是公认的高难度动作,仅有《红高粱》、《活着》、《孩子王》等少数成功的例子。不过,相对于《红楼梦》之类的古代经典,现当代文学或许更适合用电影来表现,它们贴近当今生活,便于与观众进行精神上的沟通。

    那么,现当代作品中,何种类型和题材更适合影视改编呢?作家社“作品研发中心”总监吴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家社整合了60年来储存的文学作品,以地域文化和类型文化来划分,像海派文学、京味文学、码头文学等等,都可作为影视改编的重心。

    文/记者 王茜

【编辑:鲍文玉】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