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易中天:表述能力是天赋 治学严谨得益导师

2013年05月18日 17: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近日,学者易中天宣布要凭借一己之力完成一部前所未有的36卷本《易中天中华史》。5月18日下午15点30分,他做客中新网视频访谈《人物对话间》,与网友畅谈写作这部史书的心路历程和幕后故事。中新网记者 张龙云 摄  

  中新网5月18日电 今天下午,著名学者易中天做客中新网视频访谈《人物对话间》。在聊天中他回忆起了自己的学生时代,也谈到了自己治学的基本态度:严谨。

  易中天自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一举成名。他的《品三国》讲授风格平易近人,而又不失历史学者的严谨。对此,易中天表示,自己的表述能力“恐怕是天赋”;至于方法,则深受康德、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等德国哲学家的影响。

  作为一名历史学者,易中天始终秉持着严谨治学的态度。对此,易中天饶有兴味地回忆起了自己的学生时代。

  “我是1978年以同等学历考上武汉大学读研究生,当时读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一进校,老先生们就对我们进行基本培训。这个基本培训很简单,只有三个字——读原著。我的导师是下了一道死命令,第一,不许读现代人写的论文。第二,读研究生期间不得发表论文,跟现在各个学校的规定是刚好相反。老师说,你才读了几本书?你有什么资格写论文?你还有资格发表论文?写可以,只能做作业,练习,不能发表,而且所有的材料一定是第一手的。”

  在严格的训练中,易中天渐渐养成了自己治学的原则。“第一,使用证据的时候不能孤证,孤证是无效的。第二,使用证据的时候不能断章取义,必须有上下文,要把上下文搞清楚才能引用。第三,要用的一定是经典。”

【编辑:刘通】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