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藏家收藏国产口琴1000余把 每把背后都有故事

2013年05月20日 14:11 来源:每日新报 参与互动(0)

  晨风口琴

  口琴海报

  德国和来口琴

  “口琴”起源于中国的古乐器八音之一的“笙”,这种利用竹簧片发声的乐器在18世纪传入欧洲,1821年,德国音乐家布希曼看到一个农家女孩儿拿着一把贴着硬纸的木梳吹出声响,得到启发的他发明了最早的口琴,不久之后这项易学易精的乐器风靡全球。20世纪30年代,中国开始自主研发制造口琴。口琴收藏在国外十分普遍,而在中国却不多见,作为杂项之一,国内收藏国产口琴的藏家也不多。但是透过国产口琴的发展与兴衰,其记录历史的意义却不容小视。

  梁顺民,天津市民间收藏家协会会员,国产口琴收藏家,20年来共收藏国产口琴1000余把,其中大多数为如今已在市场上消失的“木芯”口琴,时间跨度从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虽然仅仅30余年,但却是我国口琴从无到有、自陋至精的黄金时期,几乎每把口琴背后,都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

  中国第一把口琴产于上海 “试制版”藏于天津

  1931年,在中国上海福煦路1242号100平方米厂房里,“中国新乐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时年29岁的总工程师名叫潘金生,这个生于台北,后又在日本横滨工业学校攻读机械专业的年轻人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吹奏口琴。他与几位技师日夜研究,致力于制造出中国自己的第一把口琴。经过一年多的研究,1933年,他的“国光”牌20孔口琴终于走下生产线,从此之后,这项起源于中国的古老乐器又一次以新的面孔在这片土地上重续血脉。

  在梁顺民的藏品当中,不仅仅有第一代国光口琴,而且还有一件更为特殊的“宝贝”,这就是第一批口琴的“特制”版,与第一批口琴相比,这把口琴上的“国光”二字是阴阳文混用,背景有条状纹饰,并没有标注出品单位,而且金属边缘与木芯的结合处并没有古钉纹饰,金属片的裁剪也并不十分规整。总的来说,并非一次冲压成型,包括錾出的字体与纹饰在内的所有工艺都是手工完成的。梁顺民介绍:“这把口琴就是中国第一批口琴的试制品,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把口琴’,他的制造者也就是中国口琴之父——潘金生,这种口琴的数量不会很多,大约也就两三把,之前并未出现过。”

  舶来品也有中国定制 口琴曾是高尚爱好

  国产口琴的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国内的口琴爱好者再不用花大价钱去购买“舶来”口琴了。如今的“口袋乐器”在20世纪初的中国可是个稀罕物,市场上可见的口琴大多是德国的“和来”牌和日本的“蝴蝶”牌。“和来”牌乐器如今仍然是德国最具声望的乐器生产商之一,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作为现代口琴的诞生地,德国口琴的制造工艺领先全球。为了能适应中国市场,“和来”口琴还出产了“中国定制版”,专门销往中国,生产模式很像中国景德镇的外销瓷。梁顺民的收藏中就可以见到这样的口琴。从外观上看,这种口琴还真能做到“接地气儿”,不仅仅将中国译名“和来”两个字印在口琴上,还极富创意地在口琴一侧印上了“真善美”三个字,用以迎合中国买家的品味。而“制造于德国”则用英文翻译,这可能是考虑到当时吹奏口琴的人群中熟识英文的人较多的缘故吧。

  口琴在当时来说是“高尚”的爱好,受到不少文化青年的喜爱。当时,活跃在舞台的口琴协会一共有四个,口琴大家石人望在上海创办了大众口琴协会,口琴协会在全国各地进行演出,与德国、美国的不少口琴演奏家都建立了联系,改编了大量口琴曲,而且还通过电台教授口琴技法。同时活跃在社会上的口琴协会还有另外三个。由王庆勋、王庆隆创办的中华口琴协会、鲍明珊创办的光明口琴会以及陈剑晨的亚声口琴协会。梁顺民收藏了一枚大众口琴协会的小徽章,这枚硬币大小的胸章是会员身份的象征,上面有一层镀金,造型十分精美。这枚徽章让梁顺民花了大价钱,但是他觉得很值:“口琴协会在当时来说是私人沙龙性质,参与者并非泛泛,人数也比较少,进出场所都要凭借这枚徽章。”徽章的背面还印有编号,梁顺民收藏的这枚编号为“4”,他认为这说明徽章持有者在口琴协会中有着比较高的地位。

  “挽回利权”的国货 渐成大众娱乐乐器

  虽然口琴逐渐被大众所接受,但是在上个世纪前半叶,这项活动仍然需要不菲的花费。在梁顺民收藏的1936年的国光牌口琴广告当中,由口琴大家潘金声亲自校音的21孔口琴售价是“一元八角”,在产品优势的介绍中,就有关于这把国产口琴与进口口琴的价格对比,国产口琴售价比进口口琴要低一半,而从广告中的介绍上看,当时进口口琴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梁顺民称,当时一个警察的月薪是三元,可见大多数口琴的价钱要抵得上一个普通家庭的月收入。

  这幅广告当中还透露出大量关于国产口琴的其他信息,为民众讲解了支持“国货”,阻止金元外流的重要性,在当时,“挽回利权”是不少民族企业的创办初衷,“国光”的名字就来自时任政要林森为该口琴的题词,意为“国产增光”。

  在梁顺民收藏的口琴当中,他认为最有历史价值的是一把产自日本的“蜻蜓”牌口琴。这把口琴是梁顺民几年前在一次去东北旅行的过程中购得,口琴生产于抗战期间,上面刻着一幅名叫“新日本”的地图,地图不仅仅包括日本本土,还无耻地将台湾和东三省地区纳入其中。梁顺民说:“这把口琴就是日本侵华的历史铁证!”而他收藏的日本蜻蜓牌口琴数量不少,在这把口琴之前制造的口琴上,仅仅有描绘日本风光的图案,富士山等名胜常常出现。

  随着口琴为大众逐渐接受,越来越多地成为大众娱乐的项目,在1949年之前,全国已经有了不少口琴制造企业,除了潘金生的国光口琴,石人望、陈剑晨等口琴演奏家也纷纷创立了自己的品牌。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些企业纷纷进行公私合营,石人望口琴更名为群众,在中央口琴厂出品的口琴上清楚地记录了当时情况,不仅仅刻有“公私合营”字样,为了方便大家购买,还标示了“原名石人望”。陈剑晨口琴更名为晨风口琴,标示了“陈剑晨先生监制”。在很大程度保存了原有品牌的影响力。随后,口琴的木芯逐渐被塑料芯所替代,这使得口琴更容易用水清理,且不容易变形,日益成熟的工艺和产业化生产使口琴以更为低廉的价格进入市场,几十年的传播也使这项乐器成为真正的大众娱乐乐器,不少音乐家正是从低价的口琴开始,走上了自己的音乐之路。

  冷门也会多花钱 口琴也能吹出故事

  像很多杂项中的小项一样,口琴收藏在国内的市场上还是个冷门,梁顺民的收藏并非一帆风顺,他说:“正是因为市场价格不高,所以很多好口琴都没有很好地保存下来,也很难寻访。”为了能在全国范围内寻访好口琴,除了利用假期出游“寻宝”,梁顺民还广撒“英雄帖”,不少商家和“贩子”都知道天津有一个到处找国产老口琴的人。这也使得他曾为这个本来不算太贵的藏品多花了不少钱,他也很无奈:“当时经验不多,急于求成,大家知道只有我喜欢口琴,所以对于有好货的人来说,到了我这儿,一定是卖方市场。”工作之余,完全投入研究口琴文化和历史的梁顺民对此一点儿也不后悔:“能看到口琴背后的故事,那是我最开心的事儿。”本版撰文 摄影 回振岩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