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古琴大师刘正春病逝 义务教学从不收学费

2013年06月03日 13:51 来源:现代快报 参与互动(0)

刘正春的灵堂非常朴素 现代快报记者 顾炜 摄

  江苏省文史馆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古琴·金陵琴派)刘正春,6月1日凌晨1点06分,因病救治无效去世,享年78岁。2003年,古琴申报世界级非遗,申报文本上一共有53位古琴大师,刘正春是其中之一。“他是古琴·金陵琴派唯一一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他辞世了,对金陵琴派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损失。这意味着金陵琴派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面临空白。”南京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王露明说。让人欣慰的是,刘正春的二儿子刘甦有意接下父亲衣钵,义务教爱好者们学古琴。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

  非遗申报文本上有他

  南京市秦淮区陈家牌坊29号内,优雅的古琴声在巷子内回旋。门口过道里,花圈排成了一排。古琴大师刘正春的灵堂就设在这里。他的学生和儿子的学生,纷纷赶来吊唁。

  灵堂隔壁的墙上,挂着4把古琴。“这些古琴,有的是他生前用过的。”刘正春的大儿子刘露说。房子不大,全国各地赶来的学生,顿时把房间围满了。

  “刘正春15岁就开始学古琴了,和古琴打交道60多年。”刘正春的堂弟刘正志也是一位琴家,他向现代快报记者讲述了刘正春的古琴人生。1950年,刘正春参加了秦淮区钓鱼台文化馆的学习,不久,进入秦淮区饮虹园派出所担任户籍警,那时,他才15岁。当时,在刘正春单位不远处有一位老琴家,名叫周空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刘正春听到了周空明弹琴,他就站在老人身边一直听,直到天黑。之后,“小警察”刘正春常常去请教,成了一个琴家。

  刘正春一生跟几位金陵派大师学古琴。他本人对古琴也非常有研究,发表的著作有《琴曲探源》《金陵琴坛五十载》等。

  “他在古琴界声望非常高。”王露明说,古琴在江苏分为金陵、虞山、广陵、梅庵四大琴派,金陵琴派起源于明朝,在演奏技法上端庄肃穆,儒雅超然。2003年,古琴申报世界级非遗时,申报文本上共有53位传承人,刘正春是其中一位。

  义务教学,从不收学费

  “现在,像我老师这样级别的古琴大师,在外面授课800元/小时,但我们老师,从来不收钱。你要是给钱,他会生气的。”靳雅佳刚从贵州赶来,2008年经人介绍,跟随刘正春学习古琴。

  由于靳雅佳是外地来的,每次到南京,刘正春都是一对一教学。每次来上课,都是从早晨一直到晚上,中午就直接在老师家吃饭。“我总觉得很过意不去,有一次,我把1000元装在信封里,藏在老师家,离开后,我给师母打电话,说放了1000块钱,记得拿。当时师母就不高兴了。后来,我到老师家学琴,快离开的时候,老师让我留步。拿出那个信封问我‘为什么要留钱’,‘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就当是女儿孝敬您的’……”靳雅佳说,刘正春还是把钱还给了她。

  病榻上,还在教古琴

  “我爸对学生特别好,我们这些儿子,都特别羡慕他的学生们。”刘正春的长子刘露说。“我爸爸只要是学生来了,他从来都是一对一的,一坐两小时,特别认真。”

  刘正春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肾病。“只要看到学生来了,他就从病床上坐起来了,最后几个月,还在教学。”靳雅佳说,今年3月份,她来找老师,发现老师的手已经有些发抖了,但他依然坚持着。

  戴拥军是从2007年开始跟随刘正春学古琴的,当时,刘正春已经72岁高龄。怕刘正春不收徒,每次刘正春有公益演出,戴拥军就提前到,帮忙擦桌子。3个月后,刘正春主动问戴拥军,是不是想学古琴。“我一点乐理知识都不懂,老师说,跟我学就好。夏天的时候,师母还给我们煮绿豆汤。”

  子承父业,免费教古琴

  刘正春是古琴·金陵琴派唯一一位国家级的非遗传承人,他辞世了,金陵派还有传承人吗?

  王露明说,刘正春辞世后,古琴·金陵琴派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就空白了,不过,金陵派传承人有省级的,是桂世民。“刘正春辞世后,要加快省级非遗传承人向国家级传承人的申报。”而市级非遗传承人,刘正春的学生中有几位正在公示,其中,刘正春的二儿子刘甦已经公示为南京市级非遗传承人。

  刘露说,他们家一共有三兄弟,都会古琴,三兄弟的子女也都会演奏古琴。其中二弟开始免费教爱好者学古琴。三弟刘虹说,他们三兄弟是听着爸爸的古琴长大的,不希望爸爸的事业就这么断了,现在看到爸爸的学生遍天下,有的逐渐成为大师级,挺开心的。

【编辑:蒲希茜】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