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老照片重现“百年力哥”:1912年以前已出现

2013年06月25日 15:52 来源:重庆商报 参与互动(0)

约1894年,澳大利亚人乔治·厄内斯特·莫理循与几名重庆挑夫的合影。

解放前重庆的挑夫(英国人Warren Swire拍摄) 记者 邹飞 翻拍

火车北站,两名有固定业务范围的“力哥”正在帮乘客抬物品。 记者 张路桥 摄

  记者 肖腾

  “力哥!来挑点东西!”走在重庆的大街小巷,时常能听到这样的召唤。作为重庆最著名的职业之一,“力哥”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一根竹筒、一条绳子,这就是人们印象中力哥永远不变的模样。不过,重庆“力哥”的形象真的一成不变?现在发现的力哥最早照片,拍摄于1894年,最近网上披露的百年照片显示,他们的装束和装备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实也一直发生着变化。昨日,记者找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研究员、重庆地方史专家唐冶泽,他告诉记者,重庆“力哥”的历史,比人们想象的 更久远。

  1912年以前

  与重庆码头同时出现

  称呼:挑夫、脚夫 工作范围:水码头 装备:木制扁担

  近日,网上开始流传一些摄于清朝末年的老照片,由于许多照片拍摄于码头,因此其中也少不了“力哥”的形象。这些百年前的“力哥”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兴趣。对于“力哥”这一职业的起源,有的人认为因码头而起,也有人认为这是改革开放后的产物,“以前那叫挑夫,跟现在不一样”。记者查询得知,这些照片大多摄于1894年到1911年的清末,拍摄者莫理循、魏斯·福里茨夫人等,均为在西南地区长期生活或游历的西方人。

  唐冶泽说,虽然没有准确的记载,但重庆力哥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重庆建城的时期,“什么时候重庆有了码头,什么时候力哥就出现了”。尽管出现很早,但直到清末民国时期,随着重庆开埠,西方照相技术随着西洋人出现在重庆,重庆的力哥形象才第一次被留存下来。

  “过去重庆的力哥,与现在最大的区别是:他们手里的工具不是今天的竹筒,而是木制的扁担。”唐冶泽说,后来人们发现,竹制的圆筒用起来更方便,成本也更低,才慢慢换成了如今的竹制圆筒。

  “力哥也是有自己的组织的,过去,对力哥的管理主要通过行会来完成。”唐冶泽说,力哥的行会通常称为“力帮”或“挑夫帮”,是力哥们自发组建的民间组织,对码头上的力哥进行管理。

  1912年到1949年

  开始有规范化管理

  称呼:挑夫、脚夫、力夫 工作范围:主要在码头,开始扩展到城内 装备:木制、竹制扁担

  进入民国后,时代逐渐发展,力哥们的影像保存得越来越多,如今我们能找到的力哥的老照片,大多拍摄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拍摄者多为长期驻华的西方人,如杰克·威尔克斯(美国《生活》杂志战地摄影记者)、Warren Swire(英商太古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总监)等。网上热传的重庆力哥老照片,大多出自Warren Swire之手,现藏于英国布里斯班大学。

  从这些照片可以看到,这个时代的力哥们,形象与人们印象中的“力哥”仍有很大不同,大多衣衫褴褛,基本没有穿鞋的,肩上扛的仍然是长长的扁担,头顶包着布巾,在漫长的梯坎上一步步挪动。

  与之前不同的是,在这个时期,力哥的活动范围逐渐从码头扩展到了市内。在一些照片中,已经能看到重庆通远门、较场口一带有力哥们顶着斗笠,挑着货物的身影。

  “民国时期,特别是抗战爆发之后,大量人群和货物涌入重庆,贫穷的农民需要找工作糊口,达官贵人需要脚力替他们扛东西,在这个时期,力哥的发展是很快的。”

  据唐冶泽介绍,现有的资料表明,最迟从民国初期开始,对力哥的管理开始逐渐规范化,“现存最早的资料,是一张民国初期的‘力夫雇佣价目表’,明确规定了搬运各种货物的价格,落款是‘川江航运管理处’”。唐冶泽说:“这说明,最晚到这个时代,力哥的管理不再仅靠民间行会,而有了固定的官方机构。”

  1949年到1980年

  力哥成了搬运工人

  称呼:搬运工人 工作范围:水码头及货物集散地 装备:竹筒

  重庆解放后,随着码头的兴盛,力哥的数量增加,据唐冶泽介绍,建国后,重庆力哥基本上都被纳入了统一的规范化管理,成为正式的装卸工人,“一般而言,主要码头上有国营的搬装公司,各区也有集体所有的装卸公司,甚至一些临江街道也会组织搬运队,另外,国营百货站等货物集散地,也开始有固定雇佣的搬运工人”。唐冶泽说:“不过,由于市内人口流动性不高,所以力哥们主要还是集中在码头。”

  1980年到1999年

  城里随处可见力哥身影

  称呼:棒棒 工作范围:全市范围 装备:竹筒、麻绳

  力哥大规模出现在市区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后,农村大量的闲置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大量清闲下来的农村汉子进城找活计,而力哥这个工种,既不费神也不需要技术,更不需要投资,只需一把力气,很快成了最受欢迎的工作,据唐冶泽介绍,尽管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但在上世纪90年代,重庆的力哥数量是史上最高的。

  力哥数量太多,码头“竞争激烈”。因此,聪明的力哥们开始大量进入市内,到菜市场、车站、大街小巷拉生意,农闲时就来,农忙时就回乡——这就是上世纪90年代,重庆力哥们的生活,因为有一根竹筒扁担不离身,因此这些力哥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棒棒”。

  2000年至今

  手机成力哥“标配”

  称呼:棒棒 工作范围:水陆码头及电脑城等地 装备:手机、竹筒

  随着时代发展,力哥的劳动工具也在改变。

  扁担换成了竹筒,手机更是成了力哥们的“标配”。在朝天门批发市场,力哥冉光辉表示:“现在业务都是用手机来布置的,哪个老板觉得你可以,就记下你的手机号码,要搬货时就打电话。”冉师傅笑称,现在手机是最重要的家伙,“棒棒都可以不用,手机绝对不能丢”。

  在新的网络时代,更有许多力哥开始抛弃“卖力气吃饭”的传统生活,走出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1998年,力哥刘晓箫建立“重庆棒棒军搬家公司”,一时在山城传为美谈,力哥们开始走上自己创业的道路。在解放碑等商业中心,一些力哥为拉“洋业务”,开始学习英语。在朝天门等批发市场,力哥们不再到处“打游击”,而是有了各自固定的业务范围。在石桥铺等地,力哥也会穿得整整齐齐,更贴合新时代的审美……

  观点

  力哥跟着重庆城成长

  “力哥这个职业,不是重庆特有的,但在重庆,它是最有特色的。”重庆文化名人张老侃说,“重庆是一座因码头而兴起的城市,又因为爬坡上坎的地形,货物需要有人挑上挑下,所以力哥的出现是必然的,又因为重庆特殊的地形,他们比其他城市更有特点。”

  “最直观的例子是工作方式”,张老侃介绍说,其他城市的力哥们,干活都是用“挑”的,只有重庆是用“扛”的,“因为重庆爬坡上坎的,用肩背来扛,比单纯用肩膀挑更省力,也能搬动更重的货物。”

  而力哥在数百年来的变迁,张老侃表示,这更是重庆时代变换的一个折射,“从力哥的变迁史上,可以看到重庆城的发展变化”。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