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学者建言传统经典纳入中小学教材和考试范围

2013年07月10日 19: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北京7月10日电(记者 马海燕)近年来传统文化教育在各种场合被不断提及,但事实上传统文化教育效果并不理想。有学者今日建言,将传统经典纳入中小学教材和考试范围,其比例不低于50%,高分之下必见成效。

  由民盟北京市委员会和民盟北京师范大学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论坛10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与会者围绕实施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与制度建设展开了探讨与交流。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吴鸿清建议,以经典作为语文课主干教材,增加经典学习的内容。他强调增加经典学习不能增加学生负担,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可以砍掉一些现有课程内容,甚至以传统经典作为主体教材,现有教材作为辅助教材。

  吴鸿清直言,要保证经典学习的有效性,就必须与考试挂钩,在中考、高考中占据相当比重,至少不低于50%。“为什么奥数屡禁不止?因为它与升入好学校挂钩。如果传统经典也进入考试范围,保证你想禁也禁止不了。”

  以传统经典作为语文课主干教材是否可行?学生能不能学?老师能不能教?精化与糟粕如何区分?都是问题。为此,吴鸿清2006年9月在甘肃甘谷县土桥小学创办了进行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的“伏羲班”,把《弟子规》、《声律启蒙》、《论语》、《大学》等作为骨干语文教材,加入书法、武术等课程。四年下来,学生综合素质超过同龄人,考试成绩也超过普通班。在当地,家长甚至把孩子从城里送到乡下来争相进入“伏羲班”。

  吴鸿清由此认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战场是在中小学课堂。如果只是校本课程或补充课程,不纳入正常考试范围,无论如何鼓与呼都没用,甚至再过100年大家还在开会讨论如何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而那时也许连开会讨论的机会都没有了,因为没有传统文化的民族不会有未来。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学经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徐勇也认为,现有的中小学相关学科中,有不少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也有无数学校编了传统文化的校本教材,甚至许多一线老师在没有教材、也无人督促的前提下,主动给学生讲授一些传统文化知识。但这显然不够。传统文化有自身的逻辑和体系,不可能通过其他学科的“体现”或者“渗透”就能完成,更不可能仅仅通过简单组织几次能够“体现”传统文化精神的课外活动就能完成,而需要系统学习,需要经过严格的课程设计,形成适合各年龄阶段学生学习的体系。

  徐勇说,在我国的台湾地区,高中阶段旨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课程除了“国文”之外,还有《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国学概要》、《论孟选读》,它们也是台湾“高考”要考察的重要内容之一。大陆其实应该比台湾做的更好,因为大陆百姓生活中的传统知识、传统习俗、传统文艺的内容更丰富,因此需要更为完善的传统文化教育将我国悠久的文化传承下去。(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