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舞蹈家谭元元当国际芭蕾比赛评委:比演出还要累

2013年07月12日 15:15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7月2日,著名舞蹈家、旧金山芭蕾舞团首席明星谭元元,在微博上展示了自己在芭蕾编导大师约翰·诺伊梅尔在任汉堡芭团40周年大庆上表演的盛况,3天后,谭元元又出现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以评委的身份参加第二届北京国际芭蕾比赛暨编舞比赛。突然从一个在舞台上闪闪发光的舞者,变身为坐在舞台下目光敏锐的评委,身份的快速转换让谭元元既兴奋又觉得很过瘾,不过一个星期的评委工作还是让她感觉比平时跳舞累多了。

  每天早上9点,谭元元一天的工作就开始了,组委会给每一位评委安排的工作内容都是不一样的,除了参加比赛评审之外,有的评委要给选手上大师课、有的要参加舞蹈论坛、有的要进行一些艺术普及工作,谭元元在做评委之外还多了一项内容,在7月8日编舞比赛开幕式和7月13日闭幕演出中进行表演,因此每天谭元元都要进练功房,至少进行两个小时的排练,于是在北京的这几天,谭元元每天过着酒店到大剧院两点一线的生活,“很多人听说我来做评委,都觉得我可以好好放松一下了,其实比平时演出还要累”,谭元元说,不过她一点都没后悔,甚至为了做好评委工作,她还推掉了好几场重要演出。

  邀请明星演员做评委,是北京国际芭蕾比赛的一大亮点,这些常年在舞台上打拼的芭蕾明星,大多都是参加比赛出来的,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说起参加比赛谭元元也特别有发言权,谭元元从14岁起,连续三年参加三个国际级的芭蕾比赛,全部获得大奖,之后被旧金山芭蕾舞团“相中”,逐渐成为舞团中备受重视的首席演员,正是因为在国际大赛的磨练才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谭元元特别理解参赛选手的心情,她坦言自己参加比赛时也紧张,“我那时候傻,就是喜欢跳舞,但一上台就紧张,浑身紧绷着。”

  谭元元还记着自己14岁第一次正式登台时的情景。那是1991年在上海本地的比赛,她躲在后台怕得要命,“觉得脚都不是自己的”,最后是她的老师林美芳把她踢上台的。即使谭元元哆哆嗦嗦地上去了,腿还是止不住打颤,就这么撑到结束的最后一个动作,音乐都停了,她的腿还要颤两下。当时林美芳的一句话让她记忆深刻,“就你这种水平,出去比赛第一轮就会被刷下来。”那次比赛是谭元元唯一一次失败经历。

  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芭蕾舞演员最辛苦的地方在于,不管一个舞码跳多少年,只要隔一段时间不跳,重新拿起来时至少需要几个星期的时间才能把感觉找回来,而且依然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抠,“不管怎样解释,还是有很多人认为芭蕾演员像外星人一样奇怪”,谭元元笑着说。这么多年总会有人问她,你上台前还紧张吗?谭元元每次都实话实说,“还是会紧张”。因为舞台表演不是流水作业,也不是戳一个印章就束之高阁了,每一次的表演都有不同的状况和挑战,有些来自自己,有些来自同伴,稍有不慎还会出危险。

  演员出身的评委大多视角独特,在谭元元眼里的“好演员”也有自己的标准。说起这几天做评委的感受,谭元元格外强调了“幸福感”三个字,“很多参赛者,尤其是少年组的演员第一次走上这么大的舞台,紧张不可避免,动作出现一些失误也正常,但是在技术之外,我看不到大家在跳舞时发自内心的幸福感,尤其是中国的参赛选手,还是过多在意技巧的完成度,而没有真正享受跳舞的过程,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在跳”。

  “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选手在舞台上表现出了幸福感”,谭元元直言不讳。她始终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应该更有机会把舞跳好,“我们那时没有条件,学校只有几盘黑白的模糊不清的国外舞蹈录像带,还不准借出来,现在网络上有那么多视频,年轻人可以尽情地去欣赏和学习。而且很多选手身体条件都很棒,如果他们真的热爱舞台一定前途无量。” 本报记者 罗颖 WJ132

【编辑:蒲希茜】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