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出版社试水APP图书市场 收益惨淡

2013年07月17日 09:24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现下,出版社自己开发图书APP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从国有出版社到民营出版社纷纷跃跃欲试。然而在图书APP的“红海”大战中,强有京东、当当这样资金雄厚的电商平台;精有豆瓣阅读、多看阅读这样的技术型公司。传统出版社欲凭借自身对内容的把控力突围,结果会是怎样?

  传统出版社纷纷推图书APP

  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传统出版社不甘落后,纷纷成立数字部门,开发数字产品,其中推APP图书成为众多传统出版社转型的试金石。从前年开始,时代华语出版社、外研社、中华书局等出版社纷纷推出单本图书的APP,各个出版社APP的发展策略也不尽相同,例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开发了敦煌、华师少儿以及中国风三大APP系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数字阅读部主任孙婷表示,敦煌和中国风两大系列主要面对海外市场,因为海外市场的付费习惯比较成熟,且敦煌和中国风元素在国外特别受欢迎,而华师少儿则主要针对国内市场,因为少儿图书是国内图书APP中比较受欢迎的类型。外研社则开发了阅读类、视频类和考试类图书APP,阅读类主打大家名作,到目前为止其已开发了150多个产品应用。接力出版社则推出了富媒体数字童书APP,目前已有《瓢虫》和《森林》两款APP。

  除了国有出版社,民营出版社也跃跃欲试。磨铁图书有限公司在去年推出了“磨铁书栈”,每周都会推出不同的限时免费图书和特惠图书。该软件中60%为免费阅读、40%为付费图书,价格均为6元左右。

  接力出版社数字阅读部主任常晓武表示,接力出版社之所以会开发图书APP,是希望通过研发探索精品富媒体数字童书,从中积累经验、拓展渠道、培养人才、锻炼队伍,以便在童书数字出版市场成熟后能够快速在市场站稳脚跟。

  竞争激烈 出版社推单本求突围

  事实上,随着数字阅读的兴起,国内的图书APP市场俨然已是一片“红海”,在这场数字阅读的纷争中,几路兵马互相厮杀。其中有京东、亚马逊等电商平台旗下的图书APP,这类图书APP打的是“海量资源”战术。去年初,京东商城首期上线时,其电子图书数量就已达到8万种,图书来自200多家供应商,到去年底,京东上线的正版电子书刊超过30万种;亚马逊的Kindle电子书已经有5万多种,而且每天有200至300种图书上市。除了资源优势外,这类图书APP里销售的书籍价格往往很低,京东电子书10元以下产品销售占比达93%。今年,为了争夺客户资源,京东和当当更是频繁推出零元电子书,通过百货的销售来弥补电子书上的亏损。

  另外,多看、豆瓣也纷纷推出图书APP来瓜分数字阅读的细分市场,例如豆瓣阅读打出“两个小时可读完的短作品”的特色牌,多看书城则是瞄准精品图书领域。凭借着精准的定位以及个性化的服务,这类图书APP也已经在数字阅读领域站稳了脚跟。

  除此之外还有盛大文学这类网络文学网站也开发了自己的图书APP,虽然其提供的内容多半是玄幻、穿越等题材的网络小说,与传统出版社提供的内容不尽相同,不构成直接竞争,却也分流了一部分的阅读人群。在这样一种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已经错失了先机,同时又缺乏技术、缺乏经验的传统出版社凭什么来突围?

  在常晓武看来,出版社自己开发APP的最大优势在于出版社拥有丰富的精品化内容以及对内容更深刻的理解,有助于APP产品以更加完美的形式展现。用外研社数字资源中心事业发展部副主任叶婉的话来说就是以自己的优势去打击竞争对手的劣势:“多看、字节社这些公司都属于技术公司,它们强大的是技术背景,它们的内容都得从我们出版社要,而我们通过30年的积累,已经拥有了海量权威出版物的版权资源;另外多看这些平台注重的是排版,而出版社对内容更加了解,对读者需求更了解,在对内容的掌控上优于他们。”

  虽然有内容优势,出版社极少选择开发“集成型”客户端与现有的图书APP硬碰硬,而是选择推单本图书的APP,以接力出版社的《瓢虫》和《森林》为例,这两册图书分别是两个APP,彼此独立,用户如果要买这两本书需要分别购买两个APP。出版社选择单本图书的APP,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出版社之间存在同业竞争,因此单个出版社很难取得其他出版社的图书数字阅读授权,而互联网销售平台作为第三方,则比较容易得到广泛的内容授权。

  更重要的是单本图书APP更利于多媒体的展现。叶婉表示:“多看这样的技术公司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管什么书都要按照一个统一的字号、字间距来排版,包括外研社在内的出版社每一个图书APP都不一样,根据图书内容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呈现方式,同时还增加了读者的互动。”

  出版社赔本赚吆喝

  中国数字阅读市场里少有企业能挣到钱,即便是最具渠道销售能力的电商平台在电子书业务领域也几乎没有盈利。出版社作为后来者,虽有对内容精准的把控,是否能够打破数字阅读不赚钱的僵局?答案是否定的。

  常晓武透露,接力出版社的两款童书APP,虽然下载成绩不错,但是付费下载收益惨淡。“我们的两款APP是和亿部文化有限公司共同运营的,取得了6万余次的下载量,其中《瓢虫》在2012年度十佳儿童APP排行榜上更是排到了第八名,虽然有好的下载量和口碑,但这两款APP带来的收入不到1万元,剔除版权方、渠道商和联合运营商分成后,出版社收益仅2000余元,我们总投入了10万元,最后还亏损了9.8万元。”

  叶婉坦言,接力出版社的情况并非个例,而是行业的整体特点。背后的原因则是中国用户付费下载习惯的缺失。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公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70.6%的手机阅读接触者选择“只看免费的”;10.5%的人愿意花钱购买“价格低于纸质读物的80%以上”的手机读物。

  对此,孙婷建议出版社可以尝试一些新的获得收益的方法,比如说在APP中植入广告,另外出版社还应该注意在APP上提供一些在纸书上看不到的内容、感受不到的用户体验以及跟其他图书APP有差异化的东西。“好的东西一定有销路。”孙婷如是说。(肖湘女)

  (APP是英文Application的简称,由于iPhone智能手机的流行,现在APP多指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