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魏明伦开办个人文学馆 自封穿越文学鼻祖

2013年07月17日 11:32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今年上半年,魏明伦拥有了自己的个人文学馆。

   魏明伦的家位于成都闹市中心,在一幢26层的高楼上,近年来从公众视野里淡出的他,一直隐居在这里。客厅的四面墙上挂着文坛朋友的书画,贾平凹题赠“巴山之鬼”的字幅格外显眼。魏明伦趿着一双拖鞋,裤管卷得高高,一身闲散的夏日打扮,热情地招呼记者落座。

  被誉为“巴蜀鬼才”的魏明伦,曾在戏剧、杂文、词赋碑文领域穿梭,变化多端,均有不菲的文学成就。今年上半年,他在成都开了个人文学馆,成了国内目前唯一健在的拥有个人文学馆的戏剧家。年已73岁的他谈兴颇浓,语速犹似连珠箭,时常爽朗大笑,他说:“很多作家是一口大致可以度量方圆的池塘,而我是一条不知走向的河流。”

  自封 “我是穿越文学鼻祖”

  国内当代作家生前建文学馆者,仅莫言、陈忠实、贾平凹等少数几位,魏明伦文学馆算是最新开办的,他邀来莫言、陈忠实为文学馆题字。馆内的“明伦堂”是一座书房和会客厅,匾额是老友莫言去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欣然题写的。文学馆进门就是一个川剧脸谱,川剧以变脸著称,而魏明伦也以文学创作上的多变闻于世。

  上世纪80年代初,他以《易胆大》、《巴山秀才》等剧作,在文坛上博得盛名,之后推出的《潘金莲》更是引起整个文坛轰动。“《巴山秀才》完全是现实主义路子,但《潘金莲》却是现代派手法,我主张一戏一招。”他笑着说,自己才是穿越文学的鼻祖,因为《潘金莲》中把潘金莲、武松、施耐庵、曹雪芹、安娜·卡列尼娜等人物,全部搁进一个戏里,让每个人对潘金莲发表看法,这种做法之前在文学史上从未见过。

  说起《潘金莲》当初的社会反响,魏明伦神采奕奕:“当时女性婚姻问题很受社会关注,我就为潘金莲式的女性翻案。其实,安娜·卡列尼娜就是俄国的潘金莲,婚姻很不幸,只是两人所属的阶层不同。我在戏中让安娜拉着潘金莲去卧轨,这种场景当时很震动人心的。”这个戏曾得到巴金、吴祖光、余秋雨等人的热烈支持,也遭到很多人的批评,而他骄傲地说,自己这个人胆子大,不怕产生争议,至今也没变。

  自辩 写碑文不是歌功颂德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魏明伦在戏剧创作上开始偃旗息鼓。“我是一个变化莫测的人,从艺60年一直在变,但从没在大众视野中消失。我在戏剧中淡出,又在杂文领域出现;我在杂文中淡出,又在词赋碑文领域出现。”他语气颇自负,两手在空中比划着,笑称自己每次转变,都是该领域的领军人物。

  魏明伦拿出一本新出的碑文集,里面收集了他近十几年来为中华世纪坛、卢沟桥、岳阳楼等著名建筑写的碑文。“现在大多数人一写词赋就歌功颂德,当时有人以为我也要歌功颂德,但我根本不是。”在《岳阳楼新记》里,他毫不客气地批评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很浓重的帝王臣民思想,他还曾在碑文中批评当下的社会问题。“我的杂文有很强的忧患意识,批判锋芒甚锐,我把杂文的手法引进了碑文。”魏明伦说。

  虽然魏明伦在形式上变化多端,但他却坦陈自己心中有不变的东西。“我有三种精神:独立思考、独家发现、独特表述。有独立思考才有独家发现,再用独特的表述把艺术表现出来。”他透露自己的心得,其实别看变来变去,但万变不离其宗,采用民族艺术的形式,批判根深蒂固的封建流毒。

  当初从戏剧领域投身杂文写作,魏明伦似乎也有难言的苦衷。“我从没有丢弃戏剧,只是没有着意去写戏。写戏的依附性太大,在现在的大环境下,依附性越大,你就越得不到独立。”他无奈地说,写杂文、碑文就没那么大的依附性,想找他写就得同意他的条件。

  自白 还想写有影响力的戏

  在魏明伦看来,今天已经不是戏剧的黄金时代。“在电视、网络出现之前,戏剧是人们的主要娱乐方式,但现在人们的娱乐方式变了,戏剧变成了小众艺术,甚至变成了戏剧家的自我娱乐。就算赖声川、孟京辉的戏,现在还有几个人看?”他苦笑着说,“我的戏也还在重排重演,但你都不知道!”

  魏明伦感慨,现在再也出现不了《潘金莲》那样有社会轰动效应的戏剧。“当时有人说这部戏是失败的,但今天即使失败,我也愿意再有这样的戏,今天我连失败的机会都没有!”他接着愤激地说,像《富春山居图》那样的烂片也能成为话题,有那么多人关注,但戏剧却已经没有昔日的那种平台。

  在外人看来,一个作家的文学馆开张,似乎也是为这个人的创作画上了句号。而魏明伦还琢磨着求变。“中国当代戏剧史肯定有我,杂文史的一段时期也会有我,但我还想写戏,还想写有影响力的戏。”魏明伦心情矛盾地说,自己最想写一部反思“文革”的戏,已经准备好了题材,但现在又迟迟不敢动笔。

  今天已是一个网络时代,但魏明伦却是一名“网盲”,不会上网也不会拼音打字,至今还用毛笔写字创作。他曾经想进入网络世界成为一名网络写手,也戏言如果他上网发微博,肯定会写得过姚晨。“我这个岁数的人重新开辟一个新领域,有没有这个可能?”他自言自语道,“但我毕竟已经73岁了,身体精力上可能不行了。” 记者 周南焱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