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凌家滩墓葬发现碎裂烧制墙块 或为古代承重墙

2013年07月18日 14:50 来源:中安在线 参与互动(0)
凌家滩墓葬发现碎裂烧制墙块或为古代承重墙
发掘区大面积清理红烧土层

  玉器:没有;陶器:少量;石器;少量……与前几次发掘相比,最新一轮的凌家滩发掘工作显得不那么“出彩”。总结报告上,对于此次为期两个月的发掘工作,批语是“有初步收获,遗物出土量很少。”但作为发掘工作的主持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吴卫红却不以为然:“我们已经摸到居民区发掘的尾巴了。”此前,大量令人叹为观止的玉器珍宝都出土于凌家滩墓葬,“但我们同样应该关心,这些勤劳的先人是怎么活的。”

  【重大发现】

  200平方米红烧土古代建筑的“铁证”

  1998年,位于含山县的凌家滩新石器遗址被评为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凌家滩遗址进行了5次发掘。遗址中,贵族墓葬曾出土大量精美玉器,蔚为大观。由此,凌家滩被不少历史学家称为发掘“圣地”。今年5月初,省考古专家对凌家滩遗址进行新一轮的发掘。

  发掘工作一直持续到今年7月中旬。虽然没有出土大量器物,但考古队还是有很多重大发现。 “其中在遗址上发现大量红烧土,是一项重大发现。 ”发掘工作主持者吴卫红队长接受记者专访时称,红烧土是遗址建筑的重要证明之一。 “就目前发掘来看,暴露在外的红烧土遗迹超过200平方米。 ”更让考古队“惊艳”的是,他们在发掘现场发现了碎裂的烧制墙块。 “一块不起眼的墙块上也有内容”,吴队长介绍,墙块表面有整齐的几条凹痕,“类似于现在钢筋的作用,古人在土里插好木棍,做成木骨泥墙。 ”天长日久,木条腐烂殆尽后,土制墙块上便留下圆柱形的凹痕。在其他的土制泥块上,考古队员们还发现更细的凹痕,“可能就不是用木棍支撑,而是用芦苇等工具,这些土块就不是承重墙。这些遗迹说明,古人的房子有墙有顶,建房手艺多样化。 ”

  【神秘现象】

  留下20米超长基槽啥样的瓦工这么牛?

  目前虽然发现大量红烧土、基槽等建筑遗迹,但还不能证明这些建筑为房址。 “到底是原址,还是倒坍堆积,或是后期搬运至此,都是未知数。 ”在发掘现场,一个新发现让考古队员们倒抽一口凉气:在大量红烧土的遗迹上,横亘着一条长近20米、宽近2米的基槽。 “基槽内部也发现大量红烧土,说明基槽上原有建筑。 ”什么建筑?什么样式?考古队百思不解。 “普通住房的基槽宽度不过几十厘米,这处遗迹上的基槽宽度却超过2米,究竟是什么样的大型建筑? ”吴卫红说,就目前发掘情况来看,超长基槽整体呈弧形,而且还没有全部发掘出来。 “这是发掘过程中,首次发现如此奇特的现象。 ”

  【发掘重点】

  还原凌家滩遗址生活、生产、墓葬区

  尽管本次发掘没有大量出土器物,但考古队还是有很多重大发现。 “我们根据两年的调查分析,结合此次发掘,已经摸到凌家滩居民区发掘的尾巴了。 ”目前发掘出来的200平方米红烧土遗迹只是极小的一部分。 “居住区遗址可能会达到10万平方米,差不多是别处整个新石器遗址的总面积。 ”由此推断,凌家滩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中心聚落。

  此次发掘重点在于寻找凌家滩遗址的功能分区,“哪里是生活区、哪里是生产区、哪里是墓葬区。 ”考古队员将每百平方米遗址划分成100个方格。每次有陶片、碎骨等出土,都能精确锁定位置。 “日后,我们甚至可能分出古人房间里的具体摆设。 ”

  -待解谜团

  0.15毫米玉器微孔怎么钻的?

  前几次发掘中,凌家滩遗址墓葬中出土大量精美玉器,玉器雕刻工艺被誉为中国玉器制作史上的一次高峰。同时也留下悬疑:新石器时代的古人们,究竟是采用何种办法,在质地坚硬的玉石上钻出直径0.15毫米的微孔?玉石雕刻痕迹也非常规整,“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考古专家放宽视野,希望从生活区、生产区的发掘中,为玉器考古提供线索、证据。 “一个吃着何种谷物的匠人,穿着什么衣服,用什么样的工具,制造出如此精美的玉器? ”吴卫红说,“我们应当关注古人是怎么活的。 ”

  地下“巨石阵”林立从何而来?

  凌家滩遗址发掘过程中,也发现类似英国巨石阵的遗迹。经钻探发现,凌家滩的地表下和裕溪河的河床下埋藏着许多巨石。 “巨石是怎么来的? ”吴卫红表示,目前来看,这些巨石来源、断代都无法考证,目前考古研究重点也不在此,“眼下,不妨让巨石阵成为一段待解的传奇。 ”(欧阳徐中)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