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文化失范现象:"吸金术"别穿"文化马甲"

2013年07月25日 09:04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文化应是“有操守”的,而非“无底线”的。当今文化的快餐化、浅表化和泡沫化,是整个社会的损失——把文化搞得面目全非、庸俗市侩,恰恰是没文化的表现。

  一饼普洱老茶卖到几万、几十万,因为它是“能喝的古董”;做支“胎毛笔”要几百上千块,叫做“生育文化”;在旅游景区体验“抢婚”被“抢钱”,还美其名曰“民族文化”;花十万泡个温泉您别嫌贵,这可是“帝王浴”文化;至于开发房地产建成的“文化街区”,也能算是“文化产业”……

  如今许多平常事一和文化“沾亲带故”,“乌鸡”立马成了“凤凰”,身价也跟着涨。这是文化的“特异功能”吗?不然,是“吸金术”穿上了“文化马甲”,你要道破其中玄机还得掂量掂量——会不会被讥为没文化品位?

  吸金之“术”虽层出不穷,其“道”则一以贯之:文化“编故事”,赚钱“唱主角”。

  毫无疑问,文化产品也是商品,文化含量亦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文化市场里,既能“炼金”、“淘金”,也能“点石成金”。但有些人却打起了歪主意,故意搅浑文化这池清水。君不见,变味的“天价月饼”时有耳闻,没多少文化含量的“节会文化”流行,连赤裸裸的色情都成了“艺术”。更有甚者,奉行“拿来主义”,一些私密“会所文化”成了藏污纳垢见不得光的所在。这些乌烟瘴气的“文化乱象”,以丑为美,铜臭味浓,甚至触犯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从曾经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发展到“文化是核心竞争力”,人们对文化的认识不断深化。但不可否认,在一些地方和个别人眼里,文化只不过是发展的工具,功利和实用仍占着上风。而文化一旦“现实”起来,就像得了“软骨病”,立即斯文扫地、颜面无存。

  “吸金者”之所以喜欢与文化沾亲,有几个因素:一是群众基础好,容易吸引眼球。端午节变粽子节、中秋节主打月饼、武大郎代言烧饼,压根不需要花钱打广告。二是一般人说不清,道不明。诸如性文化节,不好一概否定,于是就有广阔的灰色地带。三是不好衡量其价值几何。于是“无价”的文化成了“天价”。有人调侃,科学把复杂的事情说明白,文化把简单的事情搞糊涂。如此“非议”,是对“吸金者”拿文化说事的讽刺。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给了我们尊文、崇道的传统。人们尊崇的文化应是厚重的,而非浅薄的;应是积淀的,而非速成的;应是润物无声的,而非炫耀卖弄的;应是美化心灵的,而非刺激感官的。起码文化应是“有操守”的,而非“无底线”的。当今文化的快餐化、浅表化和泡沫化,是整个社会的损失——把文化搞得面目全非、庸俗市侩,恰恰是没文化的表现。

  文化需要被尊重,而不只是被消费。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擦亮眼睛,分清香臭,对拿文化“吸金”的不良现象嗤之以鼻“绕开走”,就是对文化的薪火相传尽一份力。

【编辑:蒲希茜】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