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救赎汉字书写 别“呵呵”到老

2013年08月12日 13:57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敲字时代,“呵呵”乱飞。早前,网聊族纷纷变身“呵呵党”,曾一度引发好一阵子热议。其惜字如金、姿态深沉,直叫人感叹网络水深、江湖难混。只不过,出来混总归要还,呵呵得久了,也便难免有“忘字”之虞。

  “呵呵党”的境遇,恰对应着汉字的处境。汉字,走远走近。人们一面创造新词,一面提笔忘字。值得庆幸的是,借由《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两档节目所引发的收视热,全社会掀起了一股自问、自省、自赎的浪潮。一时间,汉字的悠悠历史被持续提及,汉字的美学意涵被轮番标榜,汉字的独特气质也被再三传扬。那句“你们能写对多少”的发问,悄然间令无数人汗颜;而那句“让我提笔写字”的呼吁,云集响应者也不可谓不“众”……似乎,万事俱备,只候“汉字”重归荣耀而已?

  只是,万人同赞,能否会转化成“行为”的改变?事实上,在不改变汉字实际处境的背景下,单纯寄望通过舆论发声、民众自觉来扭转局面,未免显得有些天真。关键在于,我们要怎样重建“汉字”的文化认同?

  某种角度看,需要诉诸于“劝说”来博取认同的文字,本就是一种悲哀的存在。世易时移,汉字曾经具备的“神圣感”逐步流失——如何在新语境内,重新赋予汉字以“超世俗意义”,显然是最需思考的命题。说到底,怎样看待汉字,决定了以何种方式使用它。若我们对汉字之美笃信,对汉字之爱笃定,“技术创新”的冲击,本不至于如此巨大。有鉴于此,救赎汉字书写,说到底还是要回到“在人心深处重赋汉字位置”的道路。

  “呵呵党”或许是个有趣的参照。若写字不用心,“字”便会离你而去。呵呵到天荒地老,呵呵到不会写癞蛤蟆,便唯剩尴尬不见潇洒了。(蒋璟璟)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