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谈拆除"锦绣阿房宫":和阿房宫是两码事

2013年08月20日 13:02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西安西郊的红光路依然车水马龙。公路北侧,是规划中的“阿房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公路南侧的“红光路44号”门牌不见了,那个占地680亩、曾繁盛一时的“锦绣阿房宫”景区,已是瓦砾一片——两个月前,这里已被整体拆除。向南远望,只有等待拆除的“六国宫室”建筑……空旷凌乱的场地东侧和东南侧,一栋栋小产权房矗在那里。

  这个建在聚驾庄农田里、号称“天下第一宫”的“锦绣阿房宫”景区,在运营了13年之后为何被拆除?当年被人戏称为“把秦始皇没建成的工程给完工了”的景区为何如此“短命”?为何难逃“被拆迁”命运?记者做了一番探究。

  “拆除这个仿造的‘阿房宫’没什么可纠结的,假景是想象中的阿房宫,与真正的阿房宫遗址完全是两码事!”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资深专家李毓芳说,拆除该景区是为了更好地对阿房宫遗址及其周边历史风貌进行保护和展示。

  聚驾庄也称“巨家庄”,是唐末宋初出现的村庄,因为常有皇族贵戚来此,聚在一起游览阿房宫而得名。还有老人说,那是因为几位皇帝在此聚会而得名。也有人说,清代嘉庆年间,这里有三个巨家庄,后来演变成了一个“聚驾庄”。

  1995年,民营企业家雷应魁租赁聚驾庄200亩地,投资建设微缩的“锦绣阿房宫”景区,景区包括阿房宫建筑群游览区、六国宫景区两大板块。景区“再现”了秦始皇时期的前殿、兰池宫、磁石门、漆河、上天台、祭地坛、上林苑及长廊、卧桥、烽火台、南山双阙门等建筑,并由秦文化演出队表演“宫廷歌舞”、“编钟编磬”、“秦皇选妃”、“龙舟游兰池”等观众参与的娱乐性节目。就在这一年,景区还租赁了西围墙村480亩农田。

  经过近5年建设,景区2000年正式运营,“东有兵马俑,西有阿房宫”,成为响当当的宣传口号。从运营第二年起,游客火爆,每天几十辆大中巴把门前广场塞得满满当当,每年游客50万人以上,很多影视剧组也专门来此取景拍摄。

  当年压根儿没建成的阿房宫,在唐代杜牧想象力奇绝的《阿房宫赋》中“栩栩如生”,千年之后,又被陕西民营企业家“幻化”成了游人如织的“天下第一宫”。

  2003年“非典”时,景区首次遭受“重创”,还没有恢复过来,门前道路拓宽、河修桥、西三环建立交及市政排污工程的影响,使得旅游大巴开不进景区,公司经营出现亏损。2005年,景区又火爆起来,再现盛秦文化的《秦魂》歌舞专场预约不断,当年公司接待国内外游客近百万人,收入突破4000万元。2006年,阿房宫景区被全国31家媒体联合评为“陕西最值得外国人去的10个地方”之一。

  然而,好景不长,2010年,《阿房宫赋——刘晓庆之夜》演出局面刚刚打开,便传出景区面临拆迁的消息,200多名演员“散了伙”,350人的员工一下子锐减到了100来人。再后来,游客越来越稀少,甚至有时一天不到10人。景区里荒草丛生,满目破败,城门口的“卫兵”雕塑断了胳膊,售票厅的工作人员打瞌睡……为了维持经营,景区的湖岸边盖起了几十栋小产权房,开始对外销售。员工透漏说,景区运营13年来,至今没有收回成本。

  2012年5月,一纸“拆迁通知”宣告了这一民营人造景观的“死亡”。当年10月,景区从聚驾庄租赁的200亩土地,被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以每亩8.95万元的价格征收。今年五、六月间,景区被整体拆除。沣东新城有关人士表示,给景区的拆迁补偿可能有上亿元。

  近日,沣东新城管委会表示,阿房宫景区当时由西安市三桥镇聚驾庄村引进的民营企业投资兴建,景区用地为租赁性质,属个体私营投资。从位置上看,其建设地不在阿房宫遗址本体上,也不是为恢复本体保护的遗址保护项目,而是在遗址南侧近300米处,与真正的“阿房宫遗址”是两码事;从内容上看,景区里都是人造景观,是一个商业性旅游景点,而非历史遗存,也不属仿建,且规划建设水平低。

  谈及拆除原因,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管委会阿房宫遗址保护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军解释说:第一,按照2005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协会通过的《西安宣言——关于古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区域周边环境的保护》和建设阿房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要求,2012年国家文物局批复了《阿房宫遗址保护规划》,阿房宫景区部分建筑不符合规划,对文物长期保护不利;第二,景区处于阿房宫遗址正南方一级建设控制范围,建筑高度超过了30米,超出了新规划要求的8米的高度;第三,新规划要求保证阿房宫遗址本体的南北景观视线通廊,现有的景区建筑影响了遗址的视线通廊;第四,现有景区经营不善,长期亏损,游客稀少,旅游设施长期失修,难以为继,呈现破败景象,甚至交不起租地款;第五,现有景区租赁村上的土地2014年租期终止,村上不会再续租,使景区难以再运营。景区法人也主动联系相关部门,希望能尽早拆除,以使企业转型发展。

  “景区的建筑水平非常低,制作很粗糙,风格不统一,来自不同朝代,历史还原度很低。不仅没有真实地再现秦文化,而且不尊重历史。总的来说,拆要比不拆好。”西安市社科院历史与旅游文化研究所所长周荣说。有人说,阿房宫景区建设粗制滥造,许多建筑用的是钢筋混凝土和玻璃钢,就连广场上的12尊铜人还是“捡活碴”(陕西方言,即“捡了便宜”),是从西安电影制片厂外景地“秦王宫”拉来的水泥人,外面镀了层金粉。

  “一方面沣东新城要求秦阿房宫旅游有限公司拆迁,另一方面我们也急于拿到征地补偿。我们很现实,管委会答应给征地补偿款,又答应给安置房,我们不赶旅游公司走还赶谁?”当地村民的话,颇耐人寻味。

  西安市文物局局长郑育林说,阿房宫景区的拆除,实质上是对城市规划和文物保护规划冲突所作的协调,也体现了文物保护思维的变迁。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认为,“锦绣阿房宫”景区被拆除的命运,只是中国“文化景观”类主题公园盲目开发建设导致失败的最新例证而已,不是第一次,短期内也不是最后一个,但类似现象却值得反思。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