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产动漫难赢“大儿童”欢心 培养观众需时间

2013年08月23日 16:20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猪猪侠”吸引众多小孩 羊城晚报记者 陈文笔 摄

  正在东莞举行的第五届漫博会,让国际动漫知名品牌与国内新兴动漫品牌同堂PK。面对国外较为成熟的动漫产业,东莞甚至中国的动漫企业如何“拜师学艺”?为何国产动漫一直PK不掉国外动漫?或许,这些问题只有剖析国内动漫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才能找到答案。

  国产难赢“大儿童”欢心

  据介绍,近年来国内动漫行业呈井喷式发展,2012年中国动漫年产量超过22万分钟,是日本的两倍多,但这些作品绝大多数只能迎合幼儿童的口味,甚至有不少国产动漫受到了70后、80后家长的抵制,原因是这一批家长深受国外经典动漫的影响,他们认为国产动漫仍处于质量比较低劣的阶段。

  广东咏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裁古志斌告诉记者,他们出品的猪猪侠虽然目前在国产动漫界比较走红,但其实还是没有赢得多数“大儿童”的心,“这些大儿童是看着海外动漫长大的,对海外动漫片的诉说手法形成习惯后,让他们回过头来看国产片,就可能看不上眼了。”

  其实,在上世纪60年代,国内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动画产品,比如《大闹天宫》、《葫芦娃》等,但到了80年代后,随着海外动漫的不断涌入,挤占了国产片的市场,国产片产量减少,精品下降,形成了一个长达十多年的断层。而海外动漫巨头有了全球性市场后,便有了更大的底气拉长制作周期,用数年的时间去做打做动漫精品。古志斌说,国内动漫产业如今主要的制胜手法,是培养下一代观众,让他们习惯国内动漫片的口味,以时间换空间。

  鸵鸟政策没了正面交锋

  进军国内动漫产业,前提条件是要有钱。深圳市时代科腾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宋锐介绍,他们目前正在主推一个叫“琪琪的秘密日记”的产品,光前期的推广就砸了500万元。他直言,目前国内对动漫产业的发展管制得相对比较严格,“我们创造一个形象或者一部动画片,总是担心会被禁播,如果被禁了,那我们前期的投入就打水漂了;如果为了求稳,创造一些较严肃的作品,那又极有可能得不到漫迷的欢心。”

  不过,可能是出于保护国产动画片的考虑,2006年9月起,国内各级电视台被禁止在黄金时段播放海外的动画片。对此,业界有批评的声音称,这种鸵鸟政策使得国内动漫企业失去了与国外动漫正面交锋的机会,“这样的动漫市场比较畸形,不能真正实现优胜劣汰。”宋锐认为。

  对此,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公关经理邵浩文却认为,“这是一种保护,养活了国内动漫企业”。邵浩文说,国内原创动漫企业已经遭受了十数年的夹击,如果不出台规定,将倒闭更多企业,进入动漫产业的资金会更少,有创意的公司想做好的精品也有心无力了,这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从21世纪初起,国内动漫年产量持续增长,保持了数年20%的增幅,先后涌现出了《蓝猫淘气三千问》、《秦时明月》等精品。而原创动力所推出的喜羊羊和灰太狼,也出现在各大电视台的黄金时间段,势头很旺。

  先养活自己才能谈转型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近些年动漫产业的发展壮大中,却有不少企业“死得好快”,原因何在?有业内人士分析,原因之一就是资金不足,由于不够本钱搞原创,国内很多动漫企业更多的是在做“代加工”,帮助国外的动漫且承接制作动画的制作加工,赚取较为廉价的加工费。而由于竞争的加剧,国内动漫企业的恶性竞争,导致最终都难以生存,最终死掉。所以,动漫企业要想真的活下去,还是得考虑原创作品,毕竟原创还有版权;原因之二,是国家的扶持力度不大。据介绍,在日本、韩国等动漫产业发达的国家,国家扶持的是优秀产品,而国内对动漫产业的扶持但却是平均用力,导致亟须大力扶持的企业后劲不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国内目前动漫原创人才奇缺。

  据介绍,目前国内动漫企业是靠授权获得盈利的,如果设计出一个动画片被电视台看中了,作为文艺片是不需要付费给电视台的,还能得到按分钟计算的版权费。此外,对于大多数原创动漫企业来说,衍生产品的授权是受益最大的板块。而且通常的做法,并不是将动漫形象一次性授权,而是对每一种产品收取版权提点,厂家产品买得越多,原创动漫企业赚得越多。

  谈及转型发展,邵浩文表示,或许要先养活自己,才能谈转型和发展的问题。参与漫博会,正是为了寻求与下游厂家的对接,延伸衍生品的链条,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发展,进而有更大的底气投入资金,创造出更高质量的动漫作品。 记者 陈晓璇 黄汉城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