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王刚节目中砸赝品惹官司 收藏家:砸得我都心疼

2013年10月18日 15:23 来源:沈阳晚报 参与互动(0)

  节目的介绍

  《天下收藏》是北京卫视播出的一档以“去伪存真”为节目宗旨的电视鉴宝类节目。主持人王刚手舞金锤,在专家鉴定某藏品为赝品后,挥锤砸碎。

  曾经的纠纷

  2012年8月20日,首都博物馆(简称“首博”)和《天下收藏》栏目组联合举办了《“假”如这样——真“假”藏品对比展》,从被砸掉的300多件“赝品”瓷器中选择了30余件精品,同首博的馆藏珍品对比展览。而著名收藏家、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委员会主任姚政等反复观看展览后表示,该栏目“所砸掉的‘赝品’不少是真品,并且不乏珍品。”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北京东方大学文物学院院长李彦君劝慰广大观众和藏家大可不必担心“错砸”,理由是“这本就是一个在表演的节目”。中华奇石馆馆长李文科曾亲身参与节目,对内情非常了解。他了解到所谓的“赝品”都是事先从潘家园等旧货市场故意买的假货,然后找来所谓的“持宝人”上台表演,最后理所当然地被砸。“这是表演,当然不会砸错了!”对于“错砸”,《天下收藏》制片人韩勇表示,节目专家由三部分构成,专业机构的专家、拍卖公司的高级从业人员,以及高端艺术品行业当中的经纪人。“我们拿这些东西也不是什么疑难器物,对于鉴定结果我们是完全可以负责任的。”而对于外界质疑节目“作假”,韩勇予以否认。(小度)

  秉着“去伪存真”为宗旨的鉴宝类综艺节目《天下收藏》开播迄今已7年,其中主持人王刚发现“赝品”抡锤就砸的节目设置颇受争议,不仅很多被砸藏品被指为真品,更有观众质疑节目有“托儿”。10月14日,一起官司的开庭再度让王刚和这档节目成为焦点——去年10月,河北持宝人付常勇的一对甜白釉压手杯被现场专家鉴定为现代仿品,王刚持大锤将其中一只砸毁,结果持宝人自行找专家鉴定,结论其为真品,持宝人索性将王刚和节目告上法庭。经原告申请,梁亚力、王治国两位专家作为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庭,就原告的瓷杯整器及两片瓷片的年代判断等问题提出了专业意见,认为原告的整器及瓷片系明代中期成化至嘉靖期间所造的寄托款器物,并非现代仿品,而是明朝之前的“古代仿品”,而古代仿品同样具有文物价值。而原告更表示,节目现场的三位专家“并不具备鉴定资质”;被告方则坚持认为被砸品为赝品。

  针对原告付常勇的说法,《天下收藏》制片人韩勇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节目组的三位专家均是“收藏界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但他并未就原告对三位专家鉴定资质的质疑进行回应。此外记者获悉,自从今年7月《天下收藏》节目改版,王刚已悄然离开。对此韩勇表示,节目改版和官司没关系,王刚只是暂时休息,节目形态稳定后会回归。

  詹洪阁: 砸得我都心疼!

  王刚和《天下收藏》被告一案,凸显出诸多疑点:王刚砸“赝品”的形式是否有不妥?赝品是否就该被砸毁?原告称节目组鉴定专家并不具备鉴定资质,那么所谓的“资质”究竟为何?昨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了本报文史顾问、资深收藏家詹洪阁先生。他直言,自己有时看到王刚砸赝品都会心疼,“仿品也有一定的价值,有的甚至接近原藏品,砸了非常可惜。”他也透露,藏品鉴定这一行并无门槛,“主要还是看业内口碑,或者朋友推荐。”

  开播7年的《天下收藏》,直到今年7月前,都一直延续着如果发现藏品是“赝品”,主持人王刚当场挥锤砸碎的形式,可谓十分吸引观众眼球。不过詹洪阁直言,他个人非常反感这种环节设置,“真正的古董,对现代人来说,体现得更多的是经济价值;而仿品,哪怕是赝品,也不能认为一无是处,至少它们也有一定的欣赏、陈列价值。发现是仿制品直接砸了,有的时候我看得都心疼——多少有点哗众取宠吧?”他透露,很多珍贵藏品的仿品,其价值同样不菲,有的甚至接近原藏品的价值,如果遵循本案原告邀请的专家鉴定的结果,涉案手杯为明朝之前的古代仿品,“那么它的价值自然很高,被砸毁十分可惜。”

  此次案件引发的另一大争议,是原告律师称《天下收藏》节目组邀请到的3位专家,并不具备鉴定资质。那么在收藏界,是否有一个确定的“鉴定资质”,达到要求才有从事藏品鉴定的资格?对此詹洪阁表示,尽管自己无法对《天下收藏》鉴定专家的水平作出评判,但在目前中国收藏界,并没有一个权威机构对鉴定家的资格进行认定,“文化部有关于文物鉴定资格的考试,但它并不被民间收藏界所看重。真正找人做鉴定,看的还是业内口碑,或者朋友做推荐。”他说,正因为没有实际上的准入标准,以至于“鉴宝界”从业人员良莠不齐,“以我多年从事收藏的经验看,很多所谓的‘业内人士’,对藏品看得都不算准确。”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 关力制

  砸“缸”去“伪” 很过瘾欠包容

  关力制

  古有司马光砸缸,砸碎了缸救出了人;今有王刚砸“缸”,砸了“缸”却惹了官司。形式夸张的《天下收藏》遭遇“七年之痒”,“王大锤”被敲起司法之槌,原因何在?笔者能够理解该节目“去伪存真”的宗旨,往小了说是对伪劣品说“不”,往大了说是对假恶丑现象的批判态度,这也颇为代表民意。但正如本报采访的收藏专家所说,即使是仿制品,其欣赏、使用价值依然存在,有的甚至可收藏,能升值,更价格不菲。你把它一锤子砸了,所有的价值化为乌有,这显然有失偏颇。当下的古董交易市场,由于缺乏商品和从业者双重准入机制,不仅藏品良莠不齐,鉴宝师也是鱼龙混杂。本报希望,作为具有一定权威性、并坚持了7年之久的金牌栏目,《天下收藏》当以拾遗传统文化为己任,多传递正确的鉴宝知识和收藏观;而无论鉴定出的是良品还是赝品,都能以正见将其引入正道。若再假借道德之名举起大锤,必将落下“吸引眼球”的炒作之名——大锤砸下,看似去了“伪”,而实则破碎的,却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王刚护宝锤

  7月已“上交”

  今年7月底播出的《天下收藏》完成了开播七年以来最大一次“变脸”:王刚没有了护宝锤,7年来最著名也最受争议的砸“宝”环节取消,甚至离开了演播室,改为走到古玩市场里,面对面、一对一地为藏友“去伪存真”。《天下收藏》的灵魂人物王刚对于“上交”护宝锤非常淡然,他说:“《天下收藏》砸了7年,强调了七年的‘去伪存真’,我想在‘惊醒’之后,接下来的就应该是‘服务’了……走出了演播室,来到了广大藏友的中间,就好像是我个人的收藏道路一样,又回到了起点,我个人把这种回归,叫做‘洗尽铅华,返璞归真’。”(文杰)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