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文化软实力需要主流价值支撑

2013年11月01日 10:54 来源:贵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当今世界,国家文化软实力竞争的白热化程度,并不亚于政治、经济、军事层面的较量。文化软实力,体现于文化产业对于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更体现于整个社会对主流价值文化的认同与实践。

  对文化的定义纷纭复杂,仅就其实质而言,文化其实就是价值观在社会实践中的对象化和现实化。文化的精华之处就是它的价值观,文化的深层结构就是它的价值体系。对当代中国来说,主流价值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文化,其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样的共识,不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这是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根本。

  主流价值文化的确立和维护,从来都不会自我实现,而应当是一种国民共识与国家行为。近代以来的西方文化,弥漫着自我优越的文化霸权。萨义德、斯皮瓦克、霍米·巴巴等后殖民主义批评学者对此早有一针见血的精辟论述。尽管军事和武力在国际竞争中占主流的冷战时代已经过去,但文化上的东西方交锋却愈显激烈。即使在西方国家内部,文化话语权的争夺亦毫不妥协。美国文化强势侵入欧洲,法国就是坚决抵制的。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中,美国提出的文化产品贸易自由化就遭到法国强烈反弹。法国提出了“文化例外”政策,并为此对欧洲各国进行动员和游说。在法国的努力下,1993年欧洲议会接受了“文化例外”原则。近年中国在海外设立孔子学院,受到某些不怀好意者的攻击。但孔子学院的设立,无疑是中国文化输出的必选通道,因为语言和文化的联系最为密切。韩国和日本在这方面丝毫不逊中国。早在2007年,韩国政府就宣布:将在全世界100个地区开办世宗学院,向普通民众免费教授韩国文字和韩国文化。同样是在2007年,日本政府计划在世界各地增设日语学习中心100所以上,学习中心的规模扩大近10倍。很显然,在亚洲强国的竞争中,韩日都把文化影响力竞争作为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全球化使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甚至互相依存,互联网技术更使天涯若比邻,但地球村无法抹去文化的差异性。文化安全关乎国家安全,文化的不确定性亦会危及社会的稳定性。从内部来说,文化主流价值的存在,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强烈的国家意识,共同的文化体认,这是一道坚不可摧的文化长城;就外部而言,不论居心叵测的形形色色论调如何妖魔化中国,主流文化的核在那里,国民就会拥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就是身份识别码,就是民族向心力。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亦是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不同制度国家之间的交往,不同文化人群之间的交流,毫无疑问会存在文化误读。但消除文化误读并不是自我矮化,而是要通过基于自身主流文化价值的文化传播,来消除误解增进交流,拥有自己的话语权。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较之中国经济对于世界的重要影响,中国文化软实力并不在同一档次上。但中国是一个越来越受到世界尊重和关注的文化实体,这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崛起的重要基础。

  “文化”分而析之,就是以“文”化“人”。担负着教化功能的文化,从根本上说,不是简单的文化产业突进问题,而是要解决导向和价值观的问题。既是导向和价值观,就得讲主流和正能量。不讲主流,哪来导向?不传播正能量,正确的价值观从何而来?讲文化的多元,不等于主流文化的弃守。讲价值的多元,更不能视为主流价值观的放逐。没有主流价值的引领,文化就没有灵魂,就没有主心骨,更高层次的文化软实力建设也就无从谈起。 陈守湖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