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吴琼为母亲重返黄梅舞台 期望多扶持民营院团

2013年12月16日 09:36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12月19日晚,黄梅音乐剧《贵妇还乡》将在梅兰芳大剧院上演,在此之前20天,吴琼的另一部新戏《严凤英》唱响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一个月内连演两出大戏,这在远离黄梅戏故乡安徽的北京十分难得。吴琼近日做客京华茶馆,畅聊这些年走过的道路,“当年严凤英大师是探索如何把黄梅戏这个小剧种推向全国,我现在思考的是如何让黄梅戏走进年轻人的视线。”

  艺术生涯

  为母亲重返黄梅舞台

  1975年,吴琼考入安徽省艺术学校黄梅戏班,“考试时,我唱了一段《闪闪的红星》主题曲就过了,去了才知道是学唱戏。第一学期每门功课都在60分以下,回到家里我爸就揍了我一顿,从那时就知道用功了,成绩也一直比较好。”整个艺校生涯给吴琼留下的大多是美好的记忆,由于嗓子好,成绩好,吴琼在艺校排戏时也一直当主角。

  不过,毕业到了剧团让吴琼有了很大的心理落差,“我在团里经常演配角或二组,拍电影电视我也是给别人配音,像是演双簧。每次拉开大幕,看到台下都是头发花白的观众,内心有很大的落寞。我们那时才十八九岁,始终感觉年轻人不走进剧场,不来跟我们呼应,内心的落寞感很强。”在剧团长时间不能演主角和这种落寞感,让从小喜欢唱歌跳舞的吴琼离开了黄梅戏舞台。

  有人说,吴琼是唱歌太不顺了,才又回到黄梅戏舞台的。对此,吴琼坦言,更多的是为了妈妈的心愿,“即使不太出名的歌手,在一些小城市唱歌,也比戏曲演员的收入要多得多,而且没那么多复杂的事。妈妈生病后,她老爱看戏曲频道,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想在电视上看我唱黄梅戏,这个对我触动挺大的。”

  从1999年开始,吴琼为满足母亲心愿拍了一系列黄梅戏舞台艺术片,2003年她出演了全本的《天仙配》,正式回归阔别十年的黄梅戏舞台。“我想大多数人可能没有勇气再回到这个舞台上,在后台就听到有人说,她不是离开了吗?怎么还好意思回来。我不管别人怎么看,我觉得黄梅戏需要我的能量,同时我更需要在黄梅戏的舞台上表达这些年我对艺术的理解。”

  谈《严凤英》

  每次排演都湿润眼眶

  回到黄梅戏舞台后,吴琼收获了观众极大的热情。有时在安徽老家演出,戏迷凌晨三四点就会拿着凳子出来排队买票。吴琼觉得,要想往前走就不能吃老本,“我天天演《天仙配》《女驸马》会有人看,也不用太费劲,但黄梅戏往前走就得排演新戏。”

  2008年,吴琼成立了自己的戏剧工作室,2010年她决定排新戏《严凤英》,吴琼称这需要很大勇气,“严凤英大师把名不见经传的黄梅小调推向全国,但同时她的悲惨经历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在戏曲舞台上很难展现。”最终,呈现在舞台上的《严凤英》颇具浪漫主义色彩,并没有把过多的笔墨耗费在严凤英悲惨的人生经历上,而是对准了她的内心情感和对黄梅戏发展做出的探索,比如推动黄梅戏《天仙配》拍成电影,红遍全国。

  “我每次排练、演《严凤英》,眼眶总是湿润的,内心好像充满了一种莫名的情感,严凤英的悲剧色彩在我内心里有一种很强的化学反应,比如她在台上说,回来多好啊,唱黄梅调多好啊,我每次演到这都会哭。”让吴琼和严凤英产生共鸣的,还有对黄梅戏前途的思考,“当年严凤英探索如何把黄梅戏这个小剧种推向全国,我现在思考的是如何让黄梅戏走进年轻人的视线?没有年轻人,市场的前景就不会光明。”

  □聊《贵妇还乡》

  剧名无黄梅我心有不甘

  为了吸引年轻观众,吴琼又在2012年排演了新戏《贵妇还乡》。

  黄梅音乐剧《贵妇还乡》在全国巡演期间,吴琼曾为了海报上的剧名而犯愁,“带上黄梅两字,年轻观众一定觉得是戏曲,就会排斥。不带上黄梅,我心里又不甘心。”吴琼的这种纠结是有道理的,她在探索把黄梅戏元素送入年轻人的视线,同时作为民营戏剧工作室,吴琼不得不考虑市场票房。她说:“应该是叫黄梅音乐剧,还是直接叫音乐剧?最后我权衡再三,觉得还是不能割舍掉‘黄梅’二字,毕竟这是艺术表现的根本。”

  《贵妇还乡》最初排练的那段时间,吴琼请家里人去看排练,“我的亲人都直接说演得不好的地方,从来不会奉承,不好就是不好。”妹妹看完吴琼的戏后,说了这么一句话,“你这戏投了多少钱,我们给你凑凑,赶快把投资人的钱还上吧。”这句话让吴琼心里犯了嘀咕,“这戏有这么差吗?”

  “从排练到首演前我一直很忐忑,每天都吃不下饭。导演换了好几个,中间又请了好几个导演来会诊。”首演后,吴琼收到很多亲朋好友的短信、电话,也不乏徐晓钟等戏剧界专家的认可。此时,吴琼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

  □未来打算

  期望多扶持民营院团

  《贵妇还乡》至今已演出80多场,成本收回还略有盈余,这让吴琼有信心去尝试下一部戏。吴琼透露,她的下一部作品考虑把《复活》搬上舞台,“我觉得这个故事也是跟当下紧密联系的,也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困难是现在好的编剧特别难找,好的戏曲编剧就更难了。”

  问到在排戏、演戏过程中还有什么困难,吴琼说:“我最大的期望就是将来不要分什么国有和民营院团,最好能一视同仁,用剧目说话。剧目真好,观众就认可,专家就认可,就应该扶持谁。”

  诞生于北京吴琼戏剧工作室的《贵妇还乡》上演后,市场效果超出预期,但让吴琼遗憾的是没法代表北京或安徽去参加全国的艺术节。不过让吴琼高兴的是,去年《贵妇还乡》在保利剧院展演期间获得了北京市文化局的低价补贴,“虽然钱不多,但真的很高兴,说明政府能看到我们的努力了。”

  聊到以后会不会收徒弟,吴琼说:“我那天开玩笑说,谁把《严凤英》这出戏演下来,我就收谁做徒弟。因为这戏太考验人的能量了,现在的年轻人,我不忍让他们付出太多,我觉得他们付出太多,最后获得什么?你也对不起人家家长。他们又没有戏排,不能永远给你跑龙套吧,演员不在舞台上站着,就永远成不了主角。”

  -茶博士札记

  演出前全家陪我当哑巴

  吴琼是个毫无架子的艺术家,她说:“我在家里就是个普通人,在外面也没什么不一样。”说起自己的家庭,她很感动:“每次演出前,为了保护嗓子不出问题,我就尽量少说话,甚至不说话。弄得全家老小都避免跟我说话,我演出一次,全家人都得跟着我当哑巴。” 京华时报记者田超

【编辑:蒲希茜】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