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毛泽东在瑞金故居往事:为老人穿针线 住处极简单

2013年12月25日 07:31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瑞金有得是红色遗迹。瞧,这个大礼堂经历过一次敌机轰炸。当时毛泽东正在作报告,警报声起,大家进入了防空洞。敌机来了,大礼堂前有个小孩还在玩耍,毛泽东忙把小孩按倒在地,炸弹投了下来,把大礼堂的墙壁穿出一个大洞,惊出一身冷汗的人们大声喊:“主席,危险!”但炸弹没炸,是颗哑弹。主席扶起小孩:“蒋介石给我们的礼堂开了一个大天窗啊。”

  在瑞金毛泽东故居,也有一个“天窗”的故事。

  谢大娘住在叶坪村北端的谢家祠,毛泽东就住在谢大娘家的二层楼上。一天晌午,外出归来的毛泽东见谢大娘在房间里纳鞋,穿了几次针眼都没有成功。毛泽东笑呵呵接过来:“让我来。”说话间,连上了针和线。毛泽东进到房间转了转,问,“为什么不多开个窗呢?”大娘摇头:“房后长了棵大树,光亮都被遮了。”毛泽东自责起来:原来,谢大娘把采光好的房间让给了自己。毛泽东叫警卫员拿来锯子、铁锤,将楼板撬开,做了一个平躺式的“窗口”,换上了玻璃瓦,从此,谢大娘白天做活再不用点煤油灯了。

  ……

  这些点滴的故事,似乎能使故居冒出一缕炊烟来。

  1931年9月,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在叶坪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在这段相对稳定的时期里,毛泽东的生活里暂时没有了枪林弹雨。但叶坪的生活仍艰苦,那本来就是一个艰苦的时代。

  刚刚到达叶坪的那个晚上,警卫员向群众借了块门板,架在箩筐上当了床铺。后来,在叶坪村谢家祠堂西侧的两层小楼上,毛泽东住了三年。警卫员曾建议将房东迁出,被毛泽东一声呵斥:“哪有庙老赶走菩萨的?”

  故居是一个木楼,楼梯、楼道、房间隔板,全是木质,木楼上,常常传来毛泽东负手踱步的吱呀声。吱呀,吱呀,传遍静静的沙洲坝。

  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军内地下中共特别支部组织委员袁汉澄,回忆他所到过的毛泽东在叶坪的故居:“毛主席的住处极其简单,一张木床,一张木桌,桌上除了笔砚,就是一摞摞报刊书籍。”

  到了故居门前,乍然而起的一阵风,掠人心旌。期望着这一脚踏进去,能踏进那段翻天覆地的历史。

  一床、一桌、一盏马灯、一顶斗笠、一个陈旧的文件箱。板床是原件,马灯是原物,桌子上方墙上向东的小窗,是毛泽东当年所凿的原物,剩下的只有时间。

  时间不是原件,用毛泽东的诗词说,“换了人间”。

  床很薄,很硬。让我想起一则安徒生的童话:真理被当作一粒豌豆,放在了第80层羽绒褥子下。

  那些选择了如此简陋的生活方式的人,一定是被这中间的精神魅力所深深吸引。就像马雅可夫斯基说的那样,在这样的生活里,死,并不困难。创造生活,却极其艰难。

  下意识找了一圈,这屋子,什么地方可以放一个竹竿,在潮湿中,晒干那双厚厚的棉袜,那件白色的对襟褂子?而他,却以自己为星星之火,燃烧了那个布满阴霾的时代。

  不知别人在故居看见了什么,在我,看见的是那些给世界加热的火苗。天下最大的烈火,由最小的草梗引燃。

  冷风穿堂而过。天井里的水响得冷彻。

  与他谈话的那些家人,一一不在了,只有不流外人田的瑞金的雨水,滴答,滴答。

  没有火,没有酒,没有辣椒,用什么才能祛除这历史的寒颤呢?

  我在这里所看到的毛泽东,不是神坛上的毛泽东,而是那个伤过,痛过,却坚持着以理想家的狂喜,提着灯笼在低谷里搜寻出路的人。他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在那个家庭中有一个小名叫“毛毛”、大名叫“毛岸红”的小男孩,他们是亲爱的一家人。

  毛泽东对跟毛毛一起玩耍的一位孩子说,你比我们家毛毛大,他是小毛毛,你就叫大毛,怎么样?于是,“杨大毛”的名字叫了一辈子。

  时间,遮蔽了伟人,遮蔽了妻儿,遮蔽了你我。

  我似乎可以“哧”的一声,去点燃那只墙角的马灯,把往日的窗户重新打亮,看见那些早已离去的人们,影影绰绰。

  房间的门,一扇接一扇,关上了。我用自己的乳名,久叩门环。听见他在屋内把自己的思绪打了一个结,解开了,又打了一个结,再解开:开门,开门呀,我叫毛毛。

  许久,门开了。四壁皎然。我看见一堆旧信,一堆烟蒂,一册《诗经》,听见他在屋内把自己的思绪打了一个结,解开了,又打了一个结,再解开。一种心情一展开就被那些空缺的席位与断层的墙壁给弹了回来。

  我看见一双草鞋,不禁拿起来试大小。

  此时,历史变得可感、可触。

  窗外,传来一阵沙沙声,是一双草鞋,走了过去。

  绵江流经窗口,他披衣而起,点烟,传来一声带有浓厚湘音的咳嗽。身后,故居的门,在风中开开合合。

  试探地坐在故居的一把空椅子上。历史,在伟人的空巢中,冰凉地坐着。流走的时光使这个宁静的小院,逐渐冷清。

  踏出故居,走了三步开外,又折回身去,替他灭掉最后一个烟头,听见他的湖南腔在说:“毛毛?你也是我们毛家的喔。”(毛眉)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