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谈"申遗热":重申报轻保护得不偿失(图)

2014年02月11日 08:47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比萨斜塔门票仅15欧元。(资料图片)

  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日前启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不少自然风光、传统文化已被纳入各市、各省甚至国家级遗产名录……很多地方更有一套系统的“申遗时间表”,持续备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申遗是否有助于这些自然、文化遗产发扬光大,是否能让这些历史留下的美丽得到更好的保护?保护遗产是不是只有申遗一条路?如何利用申遗更好地保护世界遗产?这些问题值得探讨。

  “重申报、轻保护”得不偿失

  为了保护世界各地代表人类创造智慧的杰作、建筑、自然等遗产的发展与传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6年建立《世界遗产名录》。自从这个名录建立以来,世界各地难挡“申遗热”。

  对于历史遗产的保护和发展,申遗成功无疑起到了不小的作用。首先,联合国带来了保护技术和人才。2003年,被纳入名录的龙门石窟就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项信托资金的支持,并带来了日本先进的科学团队,对洞窑进行检测、修筑。其次,许多景区被纳入“世遗”后,景区国际监管规范,相当于有了一个更高标准的部门来为这些景区的游客数量、资源利用与开发把关。

  对于这两点,著名地质专家、四川省旅游地质学会秘书长范晓认为,世界遗产不单单是一种荣誉和潜在的经济价值,更是一种保护的责任,一旦偏离了保护这个第一要义,也有可能被摘牌。总体来说,景区能申报世界遗产首先应该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因为申遗是双向的承诺,联合国向遗产提供指导和监督,而遗产自身也要注意合理的开发与保护。

  据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信息产业中心公布的数据,全国约有200多个申遗项目,其中的一半已经进入国家级的预备申报清单,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每年只准一个国家申报一个项目。申遗任务可谓任重道远。

  然而,热情高涨的申遗背后存在着严重的误区。首先,不少当地官员把申遗当作是经济收入的水龙头,认为一旦申遗成功就能获得大笔保护基金与巨大的门票收益。世界遗产招牌成了印钞机。

  实际上,经济效益与申遗两者之间存在着博弈。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透露,中国每年在申遗工作上的花费高达3亿元,斥巨资拍摄“申遗”的宣传片、请专家去当地考证等工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景区以及当地政府难免急于“返利”。

  此外,更严重的是对景区的无序开发与破坏:开通超大容量的交通路线,丝毫不考虑景区能力而加设电梯、索道、人为地把建筑重新“做旧、仿古”。从近年张家界、故宫、天坛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警告的事件便可见目前我们对遗产的态度亟待纠偏。

  在范晓看来,这些其实都是对遗产的破坏,以这样的出发点去申遗,这种“重申报、轻保护”的模式对遗产来说肯定是个包袱。当申遗已被当作一种获得经济效益的手段,其文化传承的价值却被看轻、被边缘化,如此斥巨资申遗,得不偿失。

  合理利用“申遗”优化世界遗产

  在国内涌现申遗热时,更应该讨论的并不是“该不该申遗”,而是如何“合理利用申遗”来优化世界遗产。

  首先,景区成功申遗后,在知名度较以往提高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合理的宣传、一定的税收减免政策而达到招商引资的目的。而这些资金以及门票收入应该建立统一的基金会加以监管、运用。除了此以外,政府作为遗产保护的主要责任者,更应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对遗产的保护。只有创新对遗产保护的投入机制,真正把收入反复灌溉到遗产保护中,才能让这些文物得以继续茁壮。

  其次,更新目前混乱的管理体系。范晓认为,我们应吸收国外关于历史遗产保护的经验。历史遗产保护得当的国家无不是有一部强有力的法律和专门的管理部门,比如俄罗斯有遗产委员会,墨西哥有国家人类学和历史局。而我国,由于并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一些世界遗产地的管理机构层级过低,个别遗产地擅自将文化遗产交由企业承包经营,隐患很大。另外,多头管理、职能重叠显然阻碍着文物保护进程。因此,我国应建立直属于国务院专门的国家历史文化遗产管理委员会,不但统一负责申遗工作,在沟通国内外时,对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范晓认为,这个专门机构除了对遗产保护有一定的管理权以外,还应被赋予一定的执法权。

  另外,一个景区的申遗成功,除了有形的资产以外,还能为当地市民带来自豪感,这有助于全民投入到当地的文化推广工作。比如通过开展与遗产本身相关的研讨会、文化周来增强市民与遗产保护之间的互动,能让市民享受到申遗成果之余,还能推动当地的文化事业发展。在意大利每年的5月最后一周,意大利会举行“文化与遗产周”系列活动,活动期间全国世界遗产免费开放给公众,更举办一系列文物沙龙、音乐会、展览、座谈会,多年来的宣传推广,世界遗产早已深入人们生活的点滴中。记者 王睿

  世界遗产在国外

  英国 淡出申遗行列

  英国政府对以往“申遗”政策进行了公开质询并统计了每年的“申遗”费用,年花费约40万英镑,年维护费用约15万英镑;而每年世界遗产景点所带来的收入,远不及申遗成本,当地政府更认为“世遗”在推动当地旅游和经济复苏方面的作用被夸大。英国在2008年宣布逐渐淡出申遗行列。

  意大利 低票价重保护

  拥有世界遗产数量最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文物景点门票统一由国家制定,票价最高的比萨斜塔也不过15欧元。门票价格虽然不高,但意大利政府对于世界遗产的保护经费保证方面的工作却不遗余力,每年大约有20亿欧元的财政预算保证开支。更在1996年以来通过法律的形式规定,将彩票收入的千分之八作为文物保护的资金。

  法国 遗产保护有章可循

  法国更是全世界首个制定现代遗产保护法的国家,1913年法国通过的《保护历史古迹法》规定了申请保护的范围、程序、所能享受的税收优惠等,涉及面之广之细致,就连相关专业保护人员的细则都有章可循。

  印度 设国家文化基金会

  虽然经济条件并不十分优厚,但印度文保部门对文物的保护不遗余力,其中最有效的机制莫过于建立国家文化基金会。国内外团体和公众可在免税的前提下,通过基金会对项目进行捐助;基金会促进私人企业参与到保护文物、修复文物的活动中;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寻求国际合作的机会,这样的一个多方参与的模式,不仅仅让世界遗产保护的资金有了后盾,也动员起全社会上下珍惜、保护世界遗产。

  观察眼

  申遗有益 但不能本末倒置

  多年来,申遗热在各地上演,单个评不上就打包评,今年评不上明年再评。但这股热情的背后,很多项目却难言与保护文化遗产的本来目的有多大联系。尽管申遗给文化遗产保护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但事实上,当下许多地方的申遗举动,更加看重的是两本“账”。如此本末倒置,好经也有被念歪的可能。

  一本是经济账。众所周知,申遗成功往往伴随着门票涨价、游客增加,知名度飙升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对地方政府来说极具吸引力。所以不难解释为何很多地方哪怕收不抵支也要豪赌申遗,根本原因在于这被看做一项“高投入、高回报”的投资举动。而另外一本则是政绩账,由于世界文化遗产名号的稀缺性,一旦申请成功,地方上便有了政绩可写。申遗没有错,但只盘算这两笔账,而忽略了申遗的本来目的却是大错。

  要拉动旅游经济,更应该看重的是旅游市场的整体培养,世界上一些知名的旅游国家,比如瑞士、泰国,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并非排在前列,凭借的是良好的旅游配套服务和独特的自然风景。反之,如果宰客、强制购物等现象频频发生,哪怕申遗成功也不会形成好口碑。同时,还必须明确先保护再开发的思路,不能将文化遗产视为摇钱树,过度开发、不顾接待能力盲目扩容等现象,国内一些景区应当反思。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申不申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文化遗产能否得到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通过适度开发而形成经济效益。只要这一点做到了,有没有获得什么名号并不重要。申遗并非目的,而只是水到渠成的自然结果。与其不计人力物力豪赌申遗,不如将这些资源花在保护文化遗产、培育旅游市场上,方能形成文化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张涨)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