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黄山明清古建倒塌严重需保护 存两座罕见"女祠"

2014年02月20日 16:10 来源:中安在线 参与互动(0)

  “我们这是千年古村,明清古建筑有几十幢,这些年倒塌不少了。”近日,祁门县箬坑乡下汪村村民汪先生向记者反映称,这些古建弥足珍贵,如不及时保护就要倒了。维修保护迫在眉睫,当地政府回应称,正在申请资金,一旦落实,将对这些古民居进行有效保护。

  反映:20多幢古民居亟需保护

  下汪村距县城很远,现在,古建筑仍较多,是祁门县为数不多的大体量的古建筑群之一。该村是黄山市百佳摄影点单位,古祠绍德堂被列入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汪先生称,前些年村里有明清古祠堂、古民居等30余幢。近年来,先后有一些明清古民居被拆毁、倒蹋,但仍有20多幢老屋,半数是明代的。尤其是一个古村有3个明代古祠堂,其中有两个“女祠”在古徽州也很罕见,历史文化价值极珍贵。老一辈村民为保护古民居,曾抢救性恢复明清时代古匾额20余块,还发动村民捐款数万元,将已近600岁的明代宗祠绍德堂进行较大规模维修,让专人掌管祠堂钥匙。

  村民称,下汪村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正南麓,毗邻历溪、马山、伦坑等古村。现在,循环旅游公路已建成,希望有关部门能将古村及古建筑保护好,通过旅游开发等保护和利用。

  探访:古民居大多无人居住

  记者来到古村,村民汪新锋很喜欢家乡的古建,他带着记者查看各处破旧甚至濒临倒塌的古建。

  多幢明清古建的建筑面积大,但屋内漏雨,木雕等破败腐朽,有的地方需木柱支撑防倒塌。这些古民居大多无人居住,或村民平时在外务工无人看管。“女祠”外部完好,大门紧闭,但屋内也需维修。

  村民汪林康的老屋是幢明代建筑,木雕、砖雕和石雕均精美,但建筑损坏严重,屋顶檐瓦有的掉落在地,有的随时会掉落。汪林康称,这幢老屋,4个堂兄弟共有。一直都盼着能维修,可大家意见不统一。据悉,县有关部门曾答应维修该幢珍贵古建,可有后人不愿意修。

  回应:部门正申请资金进行保护

  黄山市的徽学专家方利山教授,到下汪村专程考察古建筑群,认为下汪村古村落风貌尚完整,古祠堂及古民居等古建筑群亟待抢救性保护。

  祁门县文化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下汪村的明清古建筑普查过了,有部分需维修和保护。“我们曾给一幢明代古建数万元保护资金,因产权复杂,后人意见不一,维修无法进行,这笔钱还没动。”该负责人称,乡村古民居产权属私人。下一步,会和当地政府一起,尽快将亟需维修的古民居保护好。

  黄山市已启动实施的徽州古建筑等“十古”保护工程,决定通过政府收储等形式,对村民无力保护的古民居收储、修缮、保护。对此,该负责人称,已向有关金融单位等申请贷款及资金,一旦资金落实,对包括下汪村在内的古村落、古民居,将进行有效保护。(记者 吴永泉)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