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能"转基因"

2014年03月07日 15:25 来源:人民政协报 参与互动(0)

  一段时间以来,有关“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讨论引起许多人的关注,与此领域有关的专家、学者们的态度似乎分为两派,拥护者与反对者各抒己见,都打着“科学”的大旗,让吾等“门外汉”们望“旗”兴叹!我这个人一贯对“科学”敬七分,疑三分,所以,每每在餐桌上听到好心人告诫我这不能吃、那不能吃的时候,只是说声“谢谢”,依旧“听胃不听劝”,想吃啥还是吃啥。

  更长一段时间以来,经常看到一些打着“创新”大旗把传统文化弄得面目全非的“艺术”,总觉得像误吞下什么东西似的不舒服。从有着几百年历史、以笙管乐、鼓吹乐为主要形式的农村礼仪音乐加进了洋鼓洋号电子琴,到新编的“昆剧”在舞台上“吊威亚”,应该说此类现象还是很普遍的。我一直认为:努力让我们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适应改革发展的形势、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独特的光辉是我们所有文化工作者的共同愿望。但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一定要在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要首先懂得传统文化好在哪里、魅力在哪里、特点是什么;知道哪些应该改、可以改;哪些不能改,改了就不是他了!一句话,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一定要沿着自己的河道奔流,不能把黄河“改道”到密西西比河去!借鉴西方乃至全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来壮大自己当然是对的,但借鉴不是全盘接受,更不能改我为他,要保证京剧姓“京”、昆剧姓“昆”、中华传统文化始终姓“中”。

  对当代的年轻人来讲,认真学习传统文化是当务之急,首先要对传统文化有敬畏之心。几年前一位学戏曲的大学生在我讲演之后问我:“为什么梅兰芳可以创新,我们现在不可以创新?”我当时的回答有点“蛮不讲理”,我说:“不错,你现在就是不能!梅兰芳会500出大戏,你刚学了一两折‘折子戏’,你知道往哪里走是‘创新’吗?”实际上,“创新”不但要有基础,也有多种多样的方法,目前大部分“创新”之所以被人诟病,是因为“创新者”眼里只有一个“新”的楷模,就是西方现成的文化形式。于是,出现了几乎所有“创新者”都向一条路走的现象,造成了“新”的同质化。我常跟学生们讲:不是你没做过的事就是创新,你以为把馅饼的馅儿放到面外头就是“创新”吗?那叫“比萨”!你想用巧克力冰激凌做馅儿来“创新”?我宁可先吃完鸡蛋韭菜或猪肉白菜的馅饼,再来一客真正的冰激凌!

  我们在提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提出过这样的观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包括我们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我们民族的DNA,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根与魂。保护和传承我们民族精神、民族传统文化的基因,保护我们的文化安全,让中华传统文化在自己宽阔的河道里、沿着历史前进的方向高歌猛进,应该是我们所有文化工作者共同奋斗的目标。我们的“创新”,不能只创出个子大、产量高、外表光鲜、颜色鲜红、但没有西红柿味道的西红柿!

  至于“转基因”食品能不能吃,我没有定见。我唯一坚持的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能“转基因”,不能冒“转基因”具有不确定性的风险,不能让外来的基因改变、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取代我们自己的基因。田青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