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历史文化名镇”切忌过度开发

2014年03月25日 09:40 来源:贵阳日报 参与互动(0)

  “历史文化名镇”切忌过度开发  

  近日,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评审的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西樵榜上有名,获颁“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是该镇继全国文明镇、中国面料名镇、中国龙狮名镇、国家卫生镇等称号后,获得的又一“国字号”荣誉。(3月19日《南方日报·佛山观察》)

  西樵获颁“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既拥有了“国字号”荣誉,也扛起了沉甸甸责任。西樵历史文化资源底蕴深厚,钟灵毓秀,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西樵山文化”被考古学家称为“珠江文明的灯塔”和中国南方文明的起源,而湛若水、方献夫、康有为、陈启沅等一批时贤俊杰均出生于此。

  现如今,“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社会知名度越来越高,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既能提升城市形象、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又是一项能够将保护成果惠及当地民众的民生工程。那么,西樵如何经营好“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块“金字招牌”?

  首先,就历史文化名镇而言,如何对待“保护”与“发展”,是保护制度和保护工作最核心、最本质的问题。譬如,平遥曾深陷“保护”与“发展”两难困境,古城保护成效甚微,经济发展举步维艰。直到1992年创新了“寓保护于发展,以发展求保护,保护与发展并举”的思路,寻找到了二者的契合点,才使平遥古城在保护与发展中相辅相承,兼得双赢,并一举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显然,平遥对待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发展”思路值得西樵吸取教训、借鉴经验。

  其次,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和保护文化遗产的目标要一致,城市建设要给遗产保护让路。当前历史文化名街保护与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旅游和商业过度开发。尤其大量迁出历史文化名镇原住民,将历史文化名镇变成旅游大市场,使极富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淹没在喧闹的商海里,势必对文化遗产保护造成极大伤害。

  总之,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西樵,要怀虔诚心,聚众人智,找到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契合点,让西樵“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块“金字招牌”熠熠生辉。

  ■周天平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