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纪念海子,纪念再也回不去的诗歌年代

2014年03月28日 10:23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25年前的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在海子50岁诞辰和逝世25周年之际,诗人和诗歌爱好者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纪念这位浪漫主义诗人。从24日海子的生辰日起,就陆续有读者和网友自发前往海子的墓前缅怀他。26日上午,《东方今报》副总编辑曹亚瑟在微博上晒出海子自杀时带在身边的4本书。香港诗人廖伟棠也晒出英文版的《亚洲铜》表示纪念。日前,谭五昌主编的《活在珍贵的人间——海子纪念集》也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在这个诗歌已经不再流行的年代,海子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复杂的。海子,已经不再是他个人意义上的海子。今天,我们与其说是在纪念海子,不如说是在纪念诗歌;今天,我们与其说是在缅怀逝者,不如说是在回忆那个再也回不去的诗歌年代。

  与今天相比,那还是一个在物质上相对来说很贫穷的年代。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中说:“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也许,物质的匮乏和生活的困顿会催生诗人精神的成长,“穷而后工”,才有了精致的诗人,才有了精致的作品。所以,那个时代,很多人会在物质上贫穷,在精神上富有。所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才会让很多人向往。

  在那个时代曾经年轻过的人们,谁没有几首写在心里的小诗?谁没有一个埋在心中的女神或者白马王子?与今天能大声地喊出来相比,那时的人们更愿意把他(她)埋在心里,让他(她)在心里发酵,变成一杯酒,自己品味。而这杯酒,就是一首又一首属于自己的诗。那时的年轻人,几乎每一个人都可以称为诗人,不是为钱财、名利,也不是为了生存,只是为了富足的精神。曾记得,中学时代的我看到过一本在学生中间传看的纯手抄的“诗集”。工整的钢笔字、精美的手绘插图,虽然没有作者的名字,但看整体风格应该是单个人的作品。那时,这样的人有很多很多。不为别的,只为那纯净的理想。

  但是,那个精致的诗人时代、纯净的理想时代随着海子的离去一去不复返了,或者说是他们一起离开的。今天,我们只能靠纪念海子来回忆,来回味。海子的忌日,成了一种纪念日。就像齐秦的《纪念日》里说的那样:“伤心的日子,我定下一个纪念日!”但是,仅仅是借这个日子回忆而已。因为谁都知道,诗歌已经几乎不可能再辉煌了,不是因为海子的离去,而是因为时代的发展、诗歌的宿命。“倘若海子活到今天,他已经五十岁了”。即便海子不走,他今天又能如何呢?或许,他在用着微博、微信,打理着自己的公众号码;或许,他成了一位专栏作者,写着能好好生活的文章;或许,他会穷困潦倒。总之,即使他活着,他也无法拯救什么。所以,今天的纪念,只能是回忆。

  有很多过去的梦都被压在心底了,没时间去打理,不是因为别的,而是没有时间和精力。谁会无聊到饿着肚子去回忆自己青葱时代的女神和白马王子呢!谁会在忙忙碌碌中突然走神去回忆自己心中的象牙塔呢!所以,当关于海子的纪念日来临时,我们愿意借这个机会回忆一些东西,体会一些过去;纪念海子,纪念那个再也回不去的诗歌年代!然后,继续自己的忙碌,继续自己的生活。

  姜伯静(河北 职员)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