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舌尖2》:于美食中更见文化精神

2014年04月21日 10:01 来源:中国政协报 参与互动(0)

  《舌尖上的中国2》开播,相比第一季, 《舌尖2》不仅依然让人食指大动,更有对社会文化层面的挖掘,以美食见人生,发现和表现了饮食背后中国人的生活智慧以及中国文化精神。

  中国人对待饮食,是抱一种郑重的态度的。这种饮食态度,可以从许多方面看出来,任何人翻开《红楼梦》 ,都会震惊于书中反复出现、描述细腻的美味佳肴,比如描写黛玉的早餐和宝玉的夜点等等。郑板桥赞扬大米稀饭,是天寒地冻时的日常饮食,是穷困生活中暖老温贫之具,是生命中可以为继的东西。

  在国外,没有一个诗人或作家肯屈尊俯就,去写一本有关烹调的书,他们认为这种书不属于文学之列。然而,我国古代的戏曲家和诗人李笠翁,却并不以为写一本有关蘑菇或者其他荤素食物烹调方法的书,会有损于自己的尊严。中国的另一位诗人和学者袁枚写了厚厚的一本书,来论述烹饪方法,并写有一篇最为精彩的短文描写他的厨师。而明清文人中的不少小品文涉及的题材就包括很多品茗的艺术和饮食之道中的性灵生活,也非常有情趣,令人玩味。

  中国的文人们,发明了“东坡肉” ,把菊花丛中持蟹对饮当成最迷人的风雅之举,把歌咏本乡的“鲈脍莼羹”视为富有诗情画意。正是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人在饮食问题上所抱有的这种郑重的态度,才使饮食,使烹调,拥有了文化的气息,上升到了艺术的境界,包含了“道”的意味。

  所以,要了解中国人的生活,理解中国人的性格和文化心理,可以通过饮食技艺、烹调艺术去把握,或说,我们民族的饮食艺术,能够反映出中国人的性格,也能见出中国文化的智慧和精神。杜浩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