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作家陆键东解读陈寅恪:以全部生命投入著述

2014年04月24日 11:07 来源:信息时报 参与互动(0)

  主讲人:陆键东(著名作家、《陈寅恪的最后20年》作者)

  陈寅恪先生是江西义宁(现称修水)人,1890出生于湖南长沙,1969年在广州病逝。他是20世纪中国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学家、人文学者。

  总览陈寅恪先生60岁以前的人生,无论是有意或者无意,他与现实政治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抗战八年间,陈先生的学术成就达到他60岁以前的顶峰。在这时期,他为中国学术界、国际汉学界贡献了两部重要的学术著作,一部是《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另一部是《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这两部著作一出,就铸实了陈先生在中国学术界的地位。

  晚年的陈寅恪来到广州,执教于岭南大学(后与中山大学合并),这个校园,不但可以安身、至少可以结束一段流离失所的人生。他晚年生命中有三个“贵人”——时任岭南大学校长陈序经、时任广东省文教厅厅长杜国庠,以及后来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广东省省长的陶铸,都先后在政治待遇、生活与工作等方面,给予了陈寅恪重要的保护与帮助。岭南大学,奠定了晚年陈寅恪的归宿与基调。

  晚年陈先生的生活,只有两点:一是著述与写作;二是上课授业,指导学生作论文。

  陈先生著书,因为眼睛盲了,不能做到心到、手到。要从盲人的角度去理解陈先生,这是以前很多人论述陈先生时从来没有注意的。他晚年最大的痛苦,除了病痛之外、就是著述与写作的痛苦。他是以全部的生命投入著述,晚年他的神经衰弱、失眠已经日趋严重。他曾对助手黄萱这样说过:很多人以为我养尊处优,其实没有人知道,我一天24小时除了睡觉,我的大脑都在运转,思考问题。

  我们一个正常人,如果在写东西,只要一有灵感,马上就可以记下来;可是对于一个盲人来讲,根本做不到这点。他在心里想到一些点子,不能马上写下来,而且写不了。现存有陈寅恪先生50年代的一些手迹,字迹很难辨认,因为他看不见,有很多字都是重叠的。陈先生要写作,他必须先从心里想好,这个文章怎样布局、主题怎样写,想好步骤之后,他必须要口述。他想好一个文章、想好一个题目,必须要长时间打腹稿,要牢牢记住其中的要点,然后等到第二天助手来的时候,把自己想好的东西重新口述一遍。可是大家写过文章都知道,有时候最精彩的句子、思想,不是能够靠记忆就可保存下来的,就是一瞬间,好句子、好思想,一闪而过,抓住了就定型了;若错过了,即使是同一个意思,不同心境下描述同一个事件,你的句子、语气都是有差别的。所以失明的陈先生,就在这个环节上,耗费了晚年大部分的时间和生命。

  如果我们从更大的背景,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历史来看,陈寅恪晚年著书与传道授业这两件事,其实内涵非常丰富,是有着三千年文脉血统的中国知识分子“时穷乃见节义”与“穷愁著书”的光荣传统的再现。“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也”。我认为陈先生最大的特点,是重新阐释了“穷愁著书”对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的意义,也是他当时所处时代的一个很超前的观念。

  在二十世纪,中国有数代知识分子,相当多的人,都在时代的变换中丢失了自己的身份。尤其1949年之后无数知识分子,他们无法确定自己的身份;甚至是大部分的知识分子,都是有意抛弃自己的身份。表面上1949年之后,极“左”思潮牢牢控制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可是从知识分子的角度看,相当多的知识分子,是欣然接受极“左”思潮,相当多的人由衷承认自己必须脱胎换骨。知识分子抛弃自己的身份,正是时代巨变的一个缩影。

  陈寅恪先生卓尔不凡的意义,就在于他无时无刻都确定自己的身份。他就是中国文化的“续命之人”。最直接的表现手段就是“穷愁著书”,所有纷纭的社会现象,在他眼中不过是过眼云烟。他既然没有办法脱离这个世界,“穷愁著书”就是他唯一的生存方式。同时也正是他的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形成反差极大的对比,又让他的著述很有批判性、具有现实感,同时又富有一个知识分子的生命体验和深情。

  故此,陈先生晚年的几部著作:《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包括50年代的一批论文,非常有感染力,这样的文字是可以打动任何时代的读者,因为他渗入了史家的感情色彩。这种妙处,我认为几乎等同于《史记》里的太史公。司马迁写《史记》,每一个篇章里面都有一个“太史公曰”,评论古今,旧义新说,全到心头。这开创了一缕文化之命脉,陈寅恪继承的正是这一点。

  (本文只代表嘉宾本人观点,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报立场)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