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1600只纸熊猫香港玩"快闪"走红 法艺术家创作(图)

2014年06月20日 15:54 来源:青年时报 参与互动(0)

  “以大制胜”这词应该献给霍夫曼创作的“大黄鸭”,“以小制胜”的有没有?当然也有,比如说近期火到不行的只有30厘米高的纸熊猫,但它“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群。有句艺术术语:“重复会产生无比大的力量”,这句话献给由法国艺术家保罗·葛兰金创作的1600只纸熊猫再恰当不过了。

  上周,他携带这1600只纸质熊猫艺术作品来到了香港,以“快闪”的方式,在香港不同地区与市民见面,传达自然环保、爱护珍稀动物的理念。不管是以大还是以小制胜,这只是作品形态上的问题,最为重要的是“大黄鸭”、“大粉猫”和“纸熊猫”它们都有着共同点:用可爱的艺术形象,制造新的城市景观,在城市的公共环境中表达艺术观点。

  纸熊猫的故事

  大熊猫一直以来是以它圆圆的脸颊,两个硕大无比的黑眼圈,八字步走路姿势、圆嘟嘟体型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的,被誉为“国宝”。目前,根据10年前第3次全国大熊猫调查的结果,现有野生大熊猫1596只,其中四川的大熊猫种群达1206只。

  法国艺术家保罗·葛兰金创作这些纸熊猫其实还是有故事的,1961年,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成立,它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之一,一直致力于环保事业。从创立之日起,基金会就选用了熊猫的形象作为徽标,这个徽标设计是参考了苏格兰博物学家的草图由彼得·史考特爵士设计出来的。细看这个徽标会发现,简洁而又好认,只有黑白两个颜色,让人很快会联想到濒临物种、环境等问题。

  2008年,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有了一个不错的想法,介于目前中国现存的大熊猫数量大约为1600只这个概念,准备请一位艺术家创作1600只熊猫作品然后在全法国各地展出,为的就是让公众意识到熊猫这种可爱物种濒危灭绝的现状,提醒全世界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后来就找到了法国知名纸糊艺术家保罗·葛兰金,他曾经做过木雕、设计师等工作。1999年,在法兰克福他看到了泰国纸质技术受到了启发,随后就专门去了泰国进行学习。2011年,他还办了一次世界最大的纸质文物展。

  保罗·葛兰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熊猫痴”,二十多年前他初次与熊猫见面是在美国佛罗里达州,“那时觉得熊猫是很美丽的动物,其母子之情也令人动容,自此就爱上熊猫。”

  今年最火展览

  保罗·葛兰金此前谈到制作这批作品时曾说,“目前全球野生熊猫数量大约是1600只,他因此制作了1600只纸熊猫,让它们在全世界旅游,是希望唤起人们保护濒危动物的意识。既然是强调环保,纸熊猫也是以回收的废纸作为制作材料。”

  1600只纸熊猫自2008年以来已经在全球20多个不同国家和地区“出镜”100多次了,此次是第一次来到中国来到香港宣传环境保护。近日网络上一组宣传照片上可以看到,飞机机舱内一个个系着安全带整齐坐着的纸熊猫可爱的模样实在让人受不了,还有空姐服务。

  当1600只熊猫亮相香港国际机场时,现场围观人群简直“目瞪口呆”,被萌翻了。后来这群纸熊猫以快闪的方式又突然出现在了香港的闹市区、有轨电车、天坛大佛等地,艺术家也是希望当地市民能参与其中,以此提醒大家的环保理念。刚才也提到了,这1600只纸熊猫也是用再生可回收材料制成的,如废弃的旧报纸粘贴后,然后再刷上不含金属的颜料。

  “以萌服人”似乎对于一些纸熊猫“痴情狂”来说还不够,在六年的巡回展览中,每到一个地方展览都会引得当地的孩子吵着要把它带回家,此前策展人林树鑫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这次展览完成后,保罗·葛兰金仍然将放弃“抚养权”,让当地的市民“领养”这1600只纸熊猫,只要在网络上申请并缴纳部分港币就可以成为纸熊猫“领养人”。然后确定下一个展览地点,保罗·葛兰金会重新再和泰国一帮助手纯手工打造1600只。

  去年霍夫曼的大黄鸭在中国火了一年,今年1600只纸熊猫应该算是全球最火的展览了。据称,之后保罗·葛兰金可能会携1600只纸熊猫来北京和上海或者大熊猫家乡成都。唯一担心的是,到时候当这1600只憨态可掬的纸熊猫出现在大街上时,围观者会不会情绪失控,分分钟让它一个不剩呢?

  如果非要把去年风靡全球的“大黄鸭”和现在正火的1600只“纸熊猫”相比较,不难发现它们是有共同点的,虽说在体量上它们和一般的艺术品很不一样,一个巨大无比,一个数量奇多,但两者无外乎都是以介入公共空间角度而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当然,它们理应归到“公共艺术”范畴。字面上不难理解,“公共艺术”其核心问题就是要在开放的公共空间里有广泛的公众去参与其中。

  超尺度和重复方式是艺术创作的一种形式,当公众看到公共空间里放着一件不一样的艺术品,当然会引起围观,好奇?新鲜?畏惧?有趣?只要有驻足停留片刻的围观者,我想作品也就成功一半了。“大黄鸭”与“纸熊猫”每到一个新的公共空间展出,都会让此地此景进入一种新的情境,这正是艺术与艺术家想要表现的,因为它带给前来围观的人群一种全新的感受。

  站在它们面前你不得不去幻想

  “纸熊猫”与“大黄鸭”最吸引大家的当然是它们的造型,黄色圆嘟嘟巨大的身体,滑稽的眼睛,无论哪个角度,无论你是谁,它总会有一个永远对你微笑的嘴巴。纸熊猫虽然只有30厘米高,当1600只的数量同时出现在一个地方时,视觉冲击力就会让人震撼。再具体到每一个“纸熊猫”形象时,特别是那黑眼圈、短小的四肢,实在让人“萌”翻天。

  其实每一个人看到它们的那一刻,感受是一样的。看似“纸熊猫”与“大黄鸭”很简单,那么大、那么多,但站在它们身边时我们变得渺小了,但自己渺小了,潜意识里我们会忘记自己一切,每个人都一样,变得自然轻松,没了自我,“它把人最原始、最单纯的想法调动出来了。”

  实际上,“大黄鸭”本来是我们小时候洗澡时浴缸里的玩具,“纸熊猫”它那憨态更不用说了,谁小时候不曾喜欢过它,两个反映的其实是一个概念,就是在我们童年时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你可以想想,童年我们心里是没有“担心”“顾虑”“压力”这些词,随时随地想哭就哭,想闹就闹。当我们长大了,当你看到“纸熊猫”与“大黄鸭”,不由自主会让你回忆起童年那段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刚刚所说的最原始、最单纯的想法其实就是我们童年的记忆。艺术品并不一定非要很严肃,正儿八经,或者很痛苦,它完全可以像“纸熊猫”与“大黄鸭”一样轻松而快乐。

  大体量的艺术作品并不是说单纯地无限量放大,而是通过放大的作品改变公共场所创造出一个新的环境,“大的雕塑可以启迪人们对周边公众空间环境的重新观察和思考。”霍夫曼深知“超尺度”的重要性,他曾经主修的就是公共空间艺术。

  不管去年“大黄鸭”在全球有多火,还是后起之秀“纸熊猫”,它们都有着纪念性的体量,当观众站在它们面前时,自然突出了物的显现,站在它们面前,你不得不去想象和幻想,不得不让某些年龄段的围观者“情绪失控”而去追捧。

  平日,我们习惯了自己的视觉惯性,把我们习以为常的物品、事物当作理所应当,没有太在意一些东西。我相信很少有人会想到为什么鸭子不可以是六七层楼那么高,为什么不可以成群结队地集结全球所有的大熊猫。

  它们成功逆袭了人们日常感受

  霍夫曼此前就说过要解放这种视觉的惯性,那么他就选择了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改变作品的比例和角度。“我想做的是把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放置在一个奇怪的或者不同情景下,尝试让它一下子改变人们视角,并影响它所在的环境。我想,这就是我作品的意义了。”“纸熊猫”当然方法也是同样,换汤不换药。

  生活在繁华都市的人们早已习惯了生活中的各种节奏,看惯了身边的各种事物,“纸熊猫”与“大黄鸭”就是想让人们慢下脚步,让他们重新用新鲜的眼光看周遭世界,“童年的记忆放大了,整个世界就变小了。”

  “大黄鸭”在全球已经巡游了7年,“纸熊猫”全球巡游也有6年了,两者似乎俨然已经成为公众视野里一个特定的文化符号。曾经有很多美术馆、博物馆要求霍夫曼制作一个脱离水能放在室内的“大黄鸭”,霍夫曼想都没想一口就拒绝了,其实理由很简单,“大黄鸭”脱离不了公共空间,“纸熊猫”也是。如果把两者放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它一定不能够被吸引,空间感没有了,想象也就没了,更别提震撼。

  “纸熊猫”和“大黄鸭”属于公共空间艺术,换句话说就是要有一个特定的具有开放、公开、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性空间,当然人是最重要的,人必须参与其中。

  “纸熊猫”占领了香港国际机场、天坛大佛、维多利亚公园等公共场所,“大黄鸭”把颐和园、维多利亚港湾、西溪湿地公园等公共场所变成了自己的大浴缸。在众多围观者眼里,它们捅破了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气氛,逆袭了人们日常的感受,直指人心。

  无疑,“纸熊猫”和“大黄鸭”是打破了艺术中的某种严肃性,与城市和环境融为了一体,让众多围观者与艺术之间突然没有了距离感,曾有学者认为,城市公共艺术应是“为所有人的艺术”,或者说它是“回忆的文化”组成部分。是的,就连霍夫曼都说“我认为真正的公共艺术的父亲是观众”。

  围观者对于“纸熊猫”和“大黄鸭”的喜爱无疑是一种集体性的童趣般心理诉求,因为我们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自己一生中最值得回忆的是在童年时期,而恰恰“纸熊猫”和“大黄鸭”承担起了这一使命,大家都愿意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偷一点闲靠近它们,与它们合影留念,我想这就是“纸熊猫”和“大黄鸭”在公共领域的意义。

  在现今图像泛滥、信息爆炸的环境下,怎样让艺术作品为人们所乐于靠近是值得思考的。无疑,“纸熊猫”和“大黄鸭”在围观者中间完美地完成了任务。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