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千古奇丐"武训:靠乞讨办三所义学 终生未娶(图)

2014年07月10日 14:25 来源:河南商报 参与互动(0)

武训塑像(资料图)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乞丐这个行业里也时常产生大人物,比如丐帮帮主萧峰,以“降龙十八掌”威震武林;比如叫花子朱元璋,转行从政,一不小心成了皇上。

  但在中国历史上,唯一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被誉为“千古奇丐”的,却是长得不帅、不会武功、乞讨了一辈子、至死单身的武训。

  千古奇丐

  “别看我讨饭,早晚修个义学院”

  武训生活在清末,是山东堂邑县武家庄(今山东冠县)人。七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又逢灾荒,武训只得跟随母亲四处乞讨。

  后来母亲过世,他到一户举人家做工,可勤勤恳恳干了三年,到结算工钱时,这家人却欺他不识字,翻出一本假账,告诉他工钱早已支付。武训又气又急,想争辩,却连账本上的字都不认识。

  还有一次,姐姐托人捎给他一封信、两串钱,读信的秀才把捎钱的段落略去,私吞了钱。当武训知道这事儿质问秀才时,秀才不但不认账,还反诬武训财迷心窍。武训明白了有文化才不会被人欺负。可穷人家的孩子,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上私塾?

  “扛活受人欺,不如讨饭随自己;别看我讨饭,早晚修个义学院!”他拿定主意:重操乞讨旧业,攒钱办义学。

  就这样,他身穿满是补丁的衣服,肩背布囊,手拿铜勺,早起晚睡,走街串巷乞讨,把讨到好点的衣食卖掉换钱,自己只吃粗劣发霉的食物。

  史上第一所由乞丐兴办的义学

  经过几十年努力,到光绪十四年(1888年),武训终于建起瓦房二十间,取名“崇贤义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一个乞丐靠乞讨兴办的义学。

  据《清史稿》记载,开学那天,武训预备了筵席款待先生,并请来绅士作陪,而自己却恭恭敬敬立于门外。在座的人再三请他,他也不肯入座,只等酒席结束后,捡些残羹冷炙来吃。

  学堂建好后,武训还常来“视察”。一次,学生都到齐了,先生仍睡觉未起,他就推开门,跪在先生床前流泪,先生十分惭愧,从此再也不忍晚起。见到顽皮的学生,武训也用长跪不起规劝。在他的感召之下,师生努力上进,义塾成为当时远近闻名的学校。

  虽然那时武训已经50岁了,但他依然讨饭攒钱,准备不断设立新义学。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武训去世,他一生未娶。而就在他去世之前,他的第三所义学也已开班。后来,清政府追封他为“义学正”,将其生前事迹编入《清史稿》。

  商丘武姓人 多从太原迁来

  明洪武年间 太原人武云来到中原

  武姓文化研究者、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文化站站长武新华说,宋国武氏是早期河南武氏中重要的一支,始祖是宋武公,祖地在今河南商丘市境内。

  先秦时期,这支武氏后裔在宋国故地繁衍了相当长的时间,秦汉时期向山东、安徽、江苏迁徙。目前,商丘市境内的几支武氏族人,都是明初由山西太原迁来的。

  他介绍,元末红巾军起义,主战场就在中原,仗打了数十年,中原百姓死者十有八九;又加上明初瘟疫盛行,黄淮水患不断,中原大地人烟稀少。于是,从朱元璋到朱允炆再到朱棣,三位皇帝花了50年时间,分18次从太原、平阳两地向中原移民500万人。

  武新华说,明洪武年间,太原人武云随着迁徙大军来到中原,在商丘落脚,其子孙后代分布在商丘市武庄村、武楼村、武巴矢村、高辛镇、徐庄等地,算到自己这辈儿,已是第十八代。

  乐善好施 发达了不忘乡邻

  “上世纪80年代,他挣了钱回到镇上,见到孤寡老人或是贫困户,就给个一二百元。”武新华口中的这个人叫武聘卿,高辛镇人,闯东北挣了钱,一心要回乡安家置业。

  武聘卿的儿子武立轩回忆,父亲乐善好施,一两年间就把辛苦挣来的2万多元散给了乡亲。之后,武聘卿又白手起家,带着全家十来口人来到北京昌平,办起家具加工厂。

  家具厂生意越发红火,老家不少亲戚朋友赴京投奔。到现在,已经有2000多名商丘老乡跟着武聘卿子女的企业讨生活,且大部分来自武聘卿的老家高辛镇。

  武立轩回忆,父亲去世前,把家谱翻出来,一点点整理。遗憾的是,2007年11月,72岁的武聘卿辞世,留给后人一部没有续完的家谱。

  播迁之路

  由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与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编辑、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姓氏河南寻根》一书记载,商代时的安阳、东周时的洛阳、春秋时的商丘是武姓起源地,故武姓先秦时期的活动区域,应在今河南安阳、洛阳、商丘一带。

  秦汉时期,武姓大体分布在陈郡(今河南淮阳县)、沛县(今江苏沛县)、梁邹(今山东邹平县东北)、盱眙(今江苏盱眙县东北) 、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以及今河南省东部一带。

  魏晋南北朝时期,武姓也同中原的士族一起大举南迁,成为安徽、江苏等省境内的一大望族,形成武姓“沛国”郡望。而另一支武氏迁入今山西,在今太原一带发展成为一个大族,形成武姓“太原”郡望。

  唐代时,武姓家族因出了一位武则天,使太原武姓发展达到了昌盛时期,武姓在北方各地再次得以繁衍迁徙,族派不断扩大。

  明代武氏进入闽、粤,福建莆禧武姓始祖武实是明开国功臣。清代亦有武姓渡海入台,后迁徙新加坡等地。记者 高瞻展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