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面对老建筑应多一份敬畏与保护

2014年07月11日 14:43 来源:深圳商报 参与互动(0)

  江苏南京市下关沿江一带,在民国初期,曾经是最繁华的南京外滩。而如今,这里正在打造滨江风光带,将要成为新的“南京外滩”。然而,这条滨江风光带却因为一个民国建筑重新修改了设计方案,为该建筑和20棵梧桐树“让路”,这个民国建筑就是藏身于江边的民国海军医院。(7月9日《扬子晚报》)

  德国思想家歌德曾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一个历史悠久的老建筑,往往包含着一个地方的集体记忆,集合着老百姓多元化的感情,甚至体现一个地方的精神气质和人文底蕴,其内在的文化魅力和外在的名片功能,通常会超越老建筑本身,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符号,成为老百姓难以忘却的文化载体。

  近年来,古建筑保护不时触碰公众的神经。不论是将老房子单纯看成建筑,还是将历史街区视为“沙漠”,抑或是把保护古建筑与改善民生对立起来,老建筑保护的认知误区,导致拥有文化价值的历史建筑成片地被新建的水泥楼群或者生造的仿古街区所替代,面临着集体消亡的风险;这一严峻而可怕的现实,确实值得我们好好警醒与反思了。

  正如建筑学家林徽因所言,“你们现在拆的是古董,有一天,你们后悔了,想再盖,也只能盖个假古董了。”在发展的话语下,效率具有天然的合理性;资源应该被如何利用,通常取决于哪种利用方式更有效率。然而,在效率或者是收益最大化的现象背后,经常是环境资源和文物资源的巨大破坏。

  人们经常将老建筑保护看作是人与历史的关系问题,但是当我们看到这种关系背后的权利关系和知识问题的时候,老建筑保护才会落入社会学的视角里。“给老建筑让路”说到底是一种价值排序的归位,即摒弃利益最大化原则,从守望精神家园的角度出发,来保护老建筑,来进行文化传承和创新。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具理性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人们往往会从成本和收益的权衡出发,试图理性选择,实现成本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为老建筑让路”显然增加了新的“南京外滩”的建设成本,但却为人们留了一个精神家园的栖息地——没有了历史的厚重,人们会对城市缺乏认同感和归宿感。

  在物质生活渐次丰盈之后,老百姓对精神厚度的追寻渴望更加强烈。面对老建筑,我们要少一份功利和算计,多一份敬畏和保护。从这个角度上说,“为老建筑让路”尊重与回应了老百姓的利益诉求,让我们的城市,更加富有历史的味道和人文的气息。可惜的是,这样的案例,还太少了。●杨朝清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