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抗日将领刘家麒墓湮没杂草丛 聋哑外孙女独守故居 (2)

2014年07月18日 08:17 来源:长江日报 参与互动(0)

  16日晚,记者走进这栋老宅院时看到,具有典型江夏民居风格的青石大门、甬道、二门及残存的正厅北半部轩廊斗拱得以保存,木梁的雕花保留了明清建筑风貌。屋顶内梁上有黑色烟熏痕迹,应是那场火灾的印记。

  不大的宅院内住着多户人家。院子空地上建有平房。在其中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屋子里,记者见到了钱拥军。屋内陈设简陋,最值钱的家当是一台老彩电。

  刘家老宅子一直未纳入文物保护范围。79岁的老街坊李平英说,下大雨时,钱拥军住的屋子漏雨最厉害。

  将军上战场前路过家门 吃了半碗面,待了不到两小时

  1937年“七七事变”后,刘家麒率部北上抗日路过武汉,曾回到这座老宅,和家人相聚了不到两个小时。65岁的李洪秀是钱拥军的舅妈。她告诉记者,刘家麒将军的如夫人周继珍生前时常谈起刘家麒将军最后一次回家的情形:那是个中午,有辆军车停在家门口,刘家麒身披戎装出现,非常威武。

  刘谦定说,周继珍老人曾告诉他:那天中午,她给刘家麒下了一碗面,他只吃了几口,一边安慰严夫人和她,一边亲吻抚摸他的儿子和女儿。他对周继珍说,夫人身体不好,孩子们又小,往后家里的事还要请她多多辛苦。他在家待了不到2小时就匆忙道别。他出门后,严周二人大哭了一场。

  对77年前发生的这一幕,46岁的钱拥军所知甚少。提起外祖父,她打着手势告诉记者,他是一位抗日英雄。李洪秀说,周老太太本来珍藏着刘家麒将军留下的勋章和一些遗物,“文革”时害怕政治运动偷偷毁掉了,如今连张老照片都没有留下来。

  将军独女不知所终 聋哑外孙女在汉扫地为生

  钱拥军从小由外祖母周继珍抚养长大。2004年,年近九旬的周继珍在老宅里去世。10多年前,刘谦定曾专程拜访过周继珍。她的讲述,揭开了将军身后不为人知的一段往事。

  刘家麒30岁时与原配夫人严希曜在这座宅院里结婚,周继珍是严夫人从宜昌老家带来的陪嫁丫环。严夫人只生了一个男孩就患上肺病,之后再无生养。这个男孩还是个痴呆儿。这给严夫人的打击很大,她总认为自己对不起将军。

  1935年周继珍年满18岁,严夫人给刘家麒、周继珍及其父母做工作,要求刘家麒娶周做小以延续香火。刘家麒思想先进,并不同意;严夫人以死相逼,他才妥协。第二年,“如夫人”周继珍在这个房子里生下了女儿刘世端。

  刘家麒殉国后第二年,日本人进攻武汉,两位夫人带着孩子逃难到宜昌老家。只过了两三年,严夫人的儿子与严夫人就相继因病去世。日本投降后,周继珍带着女儿回到武昌老宅。后来迫于生计,周继珍带着女儿与贫农出身的钱继培结为夫妻,又生下一个男孩。在继父照顾下,刘世端长大成人,大学毕业后到青海工作。婚后,她回汉生下一女,交由母亲和继父抚养,改名钱拥军。

  李平英介绍,钱拥军小时发生意外,头部坠入汤铫子里,耳膜烫伤,失去听力,成为聋哑人。

  钱拥军的丈夫也是聋哑人。夫妇俩育有一子,今年23岁。丈夫和儿子在外打工,平时钱拥军一个人守家。她每天要到位于武东的一家单位扫地,早出晚归,非常辛劳。李平英说,钱拥军近来时常喊腰痛,因怕看病花钱,她不肯上医院。

  刘世端数十年来很少回武汉。她是否在世,现在哪里,武汉的家人也不知道。

  他下葬之日,全市下半旗志哀

  “刘家麒将军是我们武汉人的骄傲!”16日,曾对刘家麒生平作过考证和研究的“武汉通”、民俗专家刘谦定向记者披露:抗日战争中殉国的武汉籍军人中,军阶最高的就是刘家麒将军。民国史专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袁继成教授证实了这一说法。

  刘谦定考证,刘家麒早年丧父,由祖父及伯父抚养长大,在粮道街、昙华林一带求学。辛亥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加入学生军,后就读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正在南京陆军大学深造的刘家麒壮怀激烈请缨上阵。1937年9月,他被任命为54师少将师长,随第9军军长郝梦龄一起率部开赴抗日前线。

  1937年10月11日,山西忻口保卫战打响,该战役长达21天,“为华北战场上当时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最为激烈的抗击日寇的大战役”。12日,忻口西北侧南怀化主阵地被日军突破,双方步、炮主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16日凌晨,指挥部队连续战斗了几天几夜的刘家麒与军长郝梦龄一起深入前线督战,攻至距敌200余米处,在通过一段隘口时,不幸同时中弹,壮烈牺牲。

  1937年10月24日,刘家麒、郝梦龄将军的灵柩运抵大智门火车站,4000余武汉市民迎接忠骸。当年出版的《中央日报》、《大公报》自11月10日起,连续9天在头版刊登《郝、刘二公治丧办事处启事》。

  11月15日上午8时整,追悼大会在市总商会大礼堂(汉口中山大道的今市工商联)举行。以国葬仪式,全市下半旗志哀。武汉各界十余万民众前来瞻仰、悼念。

  据湖北省图书馆馆藏的《晋绥日报》记载,在刘家麒的追悼会上,刘夫人严希曜祭读了自己撰写的《祭祷亡夫》。在场者“无不落泪泣哭,场面极其悲戚”。当年的《大公报》配发社论:“刘家麒将军永远不死了,一切殉国战士永远不死了。”

  当天,刘家麒将军和郝梦龄将军的忠骨葬于洪山卓刀泉伏虎山。11月17日,国民政府追赠刘家麒为陆军中将。

  1938年3月12日,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逝世13周年及追悼抗战阵亡将士大会上说:“我们真诚地追悼这些死者,表示永远纪念他们,从郝梦龄、刘家麒……到每一个战士,无不给予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1946年,汉口原日租界的“新小路”改名为“刘家麒路”。刘谦定说,遗憾的是,在数年前的搬迁改造中,此路的路牌及路标消失,至今没有恢复。

  (记者蒋太旭 实习生汪峥)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