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非理性“倒韩”没有意义

2014年08月20日 13:20 来源:河南商报 参与互动(0)

  19日,《中国青年报》刊载署名肖鹰的文化评论《“天才韩寒”是文坛丑闻》。文中称,《后会无期》“很韩寒”、“很装”、“很猥琐”,“天才作家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清理“天才韩寒成名史”,能还历史真相、还文坛是非,也可肃清20世纪以来对中国文化毒害极深的反智主义流毒。清华大学教授肖鹰回应称,自己长期致力于文化批评研究,《后会无期》上映后就去看了影片,觉得是“一部十足的烂片”。稿件系主动向中青报投稿,无人授意。(详见今日《河南商报》A22版)

  评论一出,舆论一片哗然。笔者读完该文章之后,觉得这样的文化批评有些近乎人身攻击了。至于影片《后会无期》有多烂,大可不吝笔墨批评,但动辄就冠以韩寒“骗子”、“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的帽子,未免上纲上线了。身为大学的资深教授,如此对他人进行近乎于诽谤的人身攻击,这是一种赤裸裸的非理性“倒韩”,这样的文化批评已经失去了意义。

  批评是为求真而辨明是非,批评也是想促成变革和推进发展,但是,首先,批评要理性,批评要就事论事,不能动辄上纲上线、人身攻击。就影片《后会无期》而言,个人因见解不同,对某个问题有分歧、有争论,很正常。令人遗憾的是,批评者表面上是对《后会无期》生发感慨,背地里却是对韩寒的一次抄底式批判。对于“天才韩寒”,批评者用“一个辍学生假造的文化骗局”、“一个必须清理的反智主义招牌”表达一己之见。都啥年代了,这样的语气,跟当年的大字报并无二致。

  更何况,韩寒的作品是否代笔,争来论去,到现在都没有定论,也没有确凿证据,而批评者在文章里,直接将“代笔”视为一个事实,这样的态度,太不严谨。

  身为大学教授,在“倒韩”的批评中,不应掺杂主观情绪。不论是评价电影还是批评某人,言论再自由也应是理性的,也应是讲证据的,不应动辄就使用“猥琐”、“低级”、“骗子”这样的词汇。否则,学术批评自由一旦掺杂人身攻击,便显现出一种俗不可耐的低级趣味。“天才韩寒”到底是不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这个谜底还是交给公众吧。黄春景(职员)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