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首艘水下考古专用船首航调查甲午海战沉船海域

2014年09月15日 21: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丹东9月15日电 (杨光)中国第一艘自主研发、设计和建造的水下考古专用船“中国考古01号”,首航抵达辽宁省丹东市甲午海战沉船海域,执行为期一个月的水下考古任务。

  据丹东市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相关负责人15日介绍,不久前丹东海域建造一处港区时,发现在淤泥覆盖3米处,有一处体积庞大的铁质物体。

  工作人员通过潜水搜寻,在海床面上找到局部暴露的木板、铁板、煤块、火药桶等遗存,在观测显露的一角后,初步认定淤泥下为沉船遗迹,由于被泥沙整体覆盖,这艘船的性质和保存情况均不明晰。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柴晓明告诉记者,发现沉船的海域与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的发生地重合。当时,致远舰、经远舰、扬威舰、超勇舰4艘战舰于卫国战争中不幸被敌舰击中,沉入海中。

  接到辽宁省逐级上报这一重大发现后,“中国考古01号”抵达丹东甲午海战沉船海域,开展专项调查。

  “除补给和极端风浪天气外,水下考古专用船不停靠码头,一个月内会持续在海中执行任务。”丹东文化遗产保护部门工作人员说,随着调查的深入,陆续会有沉船的科考进展见诸于世。

  据柴晓明介绍,“中国考古01号”全长57.91米,航速21海里/小时,可持续航行1000海里,核定载员30名,采用全电力推进动力方式,船体造价6000余万元人民币,加上专业设备为8000多万元。可抗击8级风浪,是中国第一艘水下考古专用船,赴丹东是首次执行科考任务。(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