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150岁清代老宅传6代人 因屋漏换瓦片修过两三次

2014年09月15日 21:50 来源:金陵晚报 参与互动(0)

  □通讯员 高晓平

  金陵晚报记者 李怡然

  高淳区桠溪镇镇东村东韦自然村村民韦广满家,有幢清代老宅,据说至今已有150年了,已经传了6代人。据老宅主人介绍,老宅与现在住房结构不同,住着冬暖夏凉,虽说在他手里维修过两三次,都是因屋漏简单换了几片瓦,其他保存都很完好。

  老宅樟木唱主角传了6代人

  昨天下午,金陵晚报记者在东韦自然村亲眼目睹了这幢老宅的风釆,老宅三间两进,中间还有天井,天井里地上青石板和四面木板墙显得古朴,屋内灰黑色木板楼、灰砖墙和黑色的瓦更让人感觉老屋历经风雨。

  今年77岁的韦广满介绍说,老宅內大部分都是木结构,包括雕刻花窗还有随楼绕着走的都是樟木做的,老宅樟木唱主角。韦广满说,正因为樟木坚硬,老宅保存完好,不过家里人住在另外一幢房子里,老宅屋里除了摆放杂物外,家里厨房还在这里面,吃饭也在这里。

  说起老宅的历史,韦广满说是清代建筑,是从曾祖父手里传下的,听上辈人说,是太平天国后期,曾祖父逃难回来后建的,现在到孙子己传了6代人,少说也有150年的历史。

  主人手里换瓦片修了两三次

  据韦广满介绍,当年曾祖父建这座老宅没有水泥这些建筑材料,用灰砖砌墙时,用的是糯米熬粥调石灰作材料。在大门进口约1米的地方,金陵晚报记者看到一处暴露在外的青石块,韦广满说,这是用来固定撑门棍的。

  因为老宅的结构与现在房屋建筑完全不同,住在里面冬天暖和夏天凉快,所以历经风雨至今仍保存得完好。在他手里老宅只修过两三次,每次维修主要因为屋顶上的瓦有些老化,遇上下雨天漏雨,便请瓦匠更换掉,其他地方没动过。

  说起今后对老宅的保护,韦广满表示,主要屋上的瓦需要大修,老宅毕竟上了年代,有的地方老化,要想维修还有困难,包括屋内的结构,不但需要一笔资金,还需要懂得古建筑的能工巧匠。为传承祖上传下来的老宅,他已经有了重修的打算。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