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400岁望水古街百年木屋鲜有虫蛀 炒茶手艺临失传

2014年09月25日 13:38 来源:重庆商报 参与互动(0)

忠县新生镇钟坝村望水古街,老人坐在街边休息。

望水四合院 本组图片由记者 蒋雨龙 摄

  忠县谭家寨山麓腹地,海拔900多米的高山上,一条拥有400岁“高龄”的“望水古街”静静躺着,这是忠县新生镇钟坝村的主街道。

  9月23日下午,记者前往此地。与想象中一样,这里安静清幽,2米宽的石板路旁,统一的木质瓦房散发着独有的清香。房里住的几乎都是老人,他们大多在慢条斯理地做着家务。钟坝村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清闲,但几百年前,这里却是个繁荣的商贸驿站。

  望水古街

  百年木屋鲜有虫蛀

  “望水古街”长约350米、宽约2米,它将村头和村尾整个连接起来。古街两边的民居是明清风格,街道依山就势,顺坡起伏。对于这些木质瓦房来说,造就其古朴气质最根本的,是一种名叫马桑树的乔木。

  “老人说这个房子有400多年历史,住了20多代人。房子看着有点旧,但是冬暖夏凉,住起来很舒服。”走进其中一户,52岁的屋主邓昌珍向记者介绍,古屋分上下两层,由屋内的木梯连接。用手抚摸屋内的木柱,冰凉的触感类似石头。

  邓昌珍说,从前,村里的大多民居都取材自马桑树,因为种种原因,现在最高的只能长到2米高。“房子有几百年,很少被虫蛀,只有几个小虫眼,不影响住人。”邓昌珍说,用马桑树建成的房子结实耐用,还不易被虫蛀蚀。

  明末清初

  这里曾是商贸重镇

  邓昌珍说:“我只有一个女儿,已经成家,现在只有我和老伴住在这里。”与邓昌珍一样,村里大多数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还住在家里的,几乎都是老人了。

  “小时候听父辈讲,明末清初,古街是最鼎盛的时期。当时是忠县最兴旺的几个集镇之一,垫江、丰都、梁平等周边区县的商客贸易,都得途经此地、聚集到这里。”邓昌珍表示,改革开放后,商客们的交通方式更多,古街也就越来越冷清。也正因如此,这里的一切才得以保存完整。

  古四合院

  木材取自同一棵树

  “十几栋古屋是村里历史最长的,有400多年历史了,旁边的望水四合院也有300多年历史。”王长林说,这里是迄今为止渝东北地区保存较完整的海拔最高的四合院。

  望水四合院一共分为上中下三殿,共有十间房,堂屋门前的七步台阶,足以说明当时主人的显赫地位。

  四合院修建于清朝初期,由当地的李氏家族在望水老街修建而成。相传明朝末期,地方土司混战,土匪横行。李氏家族为了躲避战乱和土匪侵扰,携带全家逃至山顶扎营,修筑两道寨门,抵御土匪。到了清朝初期,李氏家族才带领村民下山,在望水老街修建起四合院。

  后来李氏家族无后日渐衰败,咸丰年间,当地的大户人家王家用100亩田地和300亩森林的价格购得四合院。四合院在王家代代相传,现在王培銮一家6口人居住在四合院里,据他回忆,四合院共经历了15代人。

  说起望水四合院的建造,村民王长林给记者讲了一个村里流传已久的传说。当时,修建望水四合院所用的全部木料来自同一棵树的树枝。“据说那棵树直径有3米,它的树枝全用来修四合院了。”王长林说。

  火钳春茶

  炒茶手艺面临失传

  据当地村民介绍,村里还出产一种名叫“寿星眉”的茶叶,也叫“火钳春”。四五百年前,村子建立初期,一位村民回家途中无意间发现一种味道清香的茶叶。带回村里,经过多年精心培育,这才有了村里特有的茶叶“火钳春”。

  “刚刚从田里摘下的茶叶,一叶一芯,形状很像烧火用的火钳,‘火钳春’就得名于此。”王长林说。在上世纪80年代,为了图吉利,“火钳春”也被更名为“寿星眉”。如今村里早已没了炒茶人,但在山下新生镇的茶厂里还能找到“寿星眉”。

  “这种茶还有一个特色,茶叶泡开后,能看到刚摘下时的样子,非常漂亮。”王长林说。

  政府规划

  修建道路重组村落 举办活动推广民俗

  “成功申报传统村落以来,镇上就开始对村里未来的发展进行规划。”忠县新生镇钟坝村副镇长何正文说,村子因为地处900米高山,交通问题是摆在村民面前最大的问题。村里将尽快修建机动车道、电瓶车道、休闲步道,将村里和周边的景区连接起来。”

  “为更好地保护好望水古街,我们正在村后的樱桃坡修建居民安置点。”何正文说,预计明年,大多数村民将搬迁到安置点,“居民迁出后,我们将对古屋和四合院实行保护措施。”

  何正文还表示,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村里特有的茶叶“火钳春”和民俗文化,政府还将在每年“三月三”举行纪念忠州巴蔓子等活动,举行品茶会。

  专家建议

  引导游客进村民家 才能更好宣传古村

  “传统村落结合旅游的开发,应该细水长流,开发一定要留有余地。”昨日,重庆民俗专家学者余云华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说。

  在余文华看来,茶叶和咖啡、可可被称为世界“三大饮”,同时茶叶在中国人生活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游客来村里游玩,不妨请他们到村民家中,喝茶、品尝传统美食。”余云华说,“让游客亲身体会村民的日常生活,也能推广村里的茶文化。”

  对于村里历史悠久的古屋,余云华认为,首先应该请专家对建筑年代进行检测,再由文物部门根据结果提出保护性措施。“村里要开发旅游一定要注意有节制,如限定每天的游客流量等方法。”余云华说。商报记者 郑旭鹏 见习记者 陈晓宇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