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朱偰生前保护南京城墙 专家呼吁为其立像

2014年10月20日 16:15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这两天,《南京城墙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对公众征求意见刚刚结束。网络上,南京学者们纷纷建议给朱偰先生立像,因为如果没有他奔走呼吁,就没有中华门城堡和石头城。朱偰的孙子朱乐川说:“真希望南京能早日竖起祖父的雕像,这才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没有他,中华门或拆了

  在朱偰《金陵古迹名胜影集》中,有三张中华门各个方位的照片。据介绍,1954年中华门曾经发过一次大水。“城墙因为战争时受到破坏,排水系统没有来得及修缮,所以多处塌方,砸死30余人。”因此,中华门城墙的西门一侧,自1954年起政府就组织拆除危险地段。“虽然是破坏,但因为经济所迫和人命问题,拆除也是不得已。”

  1956年,大规模的城墙拆除开始了,目的是拆下城砖搞城市建设。古石头城上拆下来的条石,被敲碎了当作修马路的小石子。时任江苏省文化局副局长、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朱偰,接到紧急报告后,立刻赶到现场,要求停止拆除。朱偰在1956年9月23日《新华日报》上撰文《南京市建设部门不应该任意拆除城墙》,呼吁保护台城、石头城、中华门及玄武湖西南两面城墙,同时向中央文化部发电报,呼吁保护明城墙。在朱偰的努力下,文化部迅速下令停止拆除城墙,中华门瓮城和石头城遗迹最终得以保存,并在同年10月18日被公布为江苏省级文保单位。

  这一善举也让朱偰戴上了一顶“右派”的帽子。1968年7月15日夜里,朱偰含冤而死,留下愤怒绝笔:“我没有罪,你们这样迫害我,将来历史会证明你们是错误的。”

  专家:竖座雕塑缅怀

  “南京的历史名人雕塑中,应该有南京城墙保护者、南京文物记录第一人朱偰先生!没有先生奔走呼吁,就没有中华门城堡和石头城!”网友“@罗建围脖01”说。

  最早倡议给朱偰立像的,是南京学者薛冰。2007年,在朱偰先生诞辰百年座谈会上,薛冰提出,我们后人不应该忘记朱偰,应该为他立像,以示缅怀。“他是对南京古迹文物进行普查的第一人。1956年,要不是朱偰奔走呼吁,中华门城堡和石头城就被拆没了。我建议把朱先生的雕像立在中华门。这里游客相对较多,看到朱偰的雕像,人们就可以知道守护城墙的艰辛。”

  南京大学学者姚远说,朱偰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文化遗产。如今南京城墙全面开放,又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我们不该忘记先贤,应为朱偰立像,让公众了解历史,教育警示当代国人。对于为朱偰先生竖立雕像一事,南京明城墙研究的权威专家杨国庆也表示赞同。

  家人:赞成竖立雕像

  对于学者们呼吁南京应该为朱偰立像,朱偰的儿子朱元曙表示,他不方便发表意见。

  不过,朱偰的女儿朱元智说:“我十分赞成竖立雕像,上世纪50年代时,父亲为保护明城墙仗义执言,他的意见也得到了中央的重视,阻止了拆城墙的进程,使得部分城墙被保留了下来,因此我认为纪念他是应该的。”朱元智说,早在2007年朱偰诞辰100周年时,就有人提议为朱偰竖立雕像,但是并没有下文,“拖的时间够长了。”

  对于竖立雕像地点的选择,朱元智认为需要慎重考虑,“多听听大家的意见。”她个人觉得,中华门城堡、清凉门以及神策门三处是不错的选择。

  朱偰的孙子朱乐川,受到爷爷和曾祖父的影响,对中国古代文化有浓厚的兴趣, 目前正在北京师范大学读古代汉语的博士后。他说:“真希望南京能早日竖起祖父的雕像,这才是对他最好的纪念。”雕像怎么竖?朱乐川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他觉得地点可以选择在中华门城墙上,或者在登城口附近。在雕像旁边,也可以配套雕刻《金陵古迹图考》的节选。

  王益 赵丹丹 胡玉梅

  相关链接

  朱偰(1907—1968),浙江海盐人,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朱希祖之子。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9年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曾任中央大学、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文化局副局长、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大规模拆毁南京明城墙的过程中,朱偰向政府提出意见,加以制止;因勇敢保护明城墙而被错误地打成了“右派”并撤销一切职务。“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朱偰又遭受更大的迫害,最终于1968年含冤而死。著有《金陵古迹名胜影集》、《玄奘西游记》等。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