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纪录片产业进入新常态 消费成需求增长主体

2014年10月23日 23: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北京10月23日电 (记者 应妮)《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4)》于23日在京发布。报告指出,我国纪录片产业已经进入了新常态结构期,与生产总量和投资额的双双下降相伴的是播出总量的大幅上升。

  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指出2013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的突出特点是:纪录片产业已经进入了新常态结构期。这一期间,中国纪录片的政策要素(主管部门)、平台要素(各产业主体)、渠道要素(新媒体的凸显)、形态要素(纪录片类型化)、价值要素(价值结构的重构)等仍处于相互的激荡和博弈状态中。同时,这一结构调整期已经在一个更新、更规范、更合乎市场逻辑的语境下推进。各要素的凸显、各主体的产业行为向有序迈进。

  “新常态”在市场结构方面表现为,需求结构中的投资率明显下降,消费率明显上升,消费成为需求增长的主体。

  从生产和投资方面看,中国电视机构生产总量在2013年下滑降幅逾20%,仅为7926.6小时;与此同时投资额整体下降,降幅从25%到50%不等。

  而从播出量的数据来看,2013年纪录片播出总量(含首播和重播)约35630小时,较之2012年增幅33.2%,而首播总量14004.9小时相比上年度的降幅逾14%,“播出总量和首播量的升降反差说明播出需求与产能之间存在较大空间”,何苏六说。

  他表示,“新常态”并非一个固化平台期的概念,而是一个相对持续的、动态的结构调整通道期。结构调整需要一段时期,产业基础的夯实则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争一时得失,视界长放眼量,才是这一调整期的题中应有之义。

  由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推出的纪录片蓝皮书《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是中国第一部年度性国家级纪录片蓝皮书,今年是纪录片蓝皮书第四次年度发布。发布会上,与会嘉宾围绕“中国纪录片发展——新语境与新机遇”这个核心主题,就中国纪录片发展新机遇、新媒体与纪录片以及社会化生产与多元合作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同时,2014年第四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举行了启动仪式,该活动颁奖典礼将于12月26日在北京举行。(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