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宁波四百岁金价桥将异地保护 投资上百万

2014年11月19日 09:19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本报讯 11月17日,位于宁波鄞州区邱隘镇渔金村的金价桥异地保护工程启动。这座古桥将会在100米外的地方重新“安家”,投资上百万元。

  横跨新杨木碶河的金价桥,有着近400年历史。金价桥是鄞东地区目前最古老的一座平梁单孔石桥。它用“丁顺”砌筑法建造的桥脚,在鄞州区独一无二,也是明朝建筑的实例,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作为鄞东南河网节点畅通工程的一部分,鄞州区对“肠梗阻”严重的新杨木碶河进行整治,并计划拆除“卡脖子”的金价桥。经多次协商论证,鄞州区政府决定,建设与保护两不误,于是新增投资,采取古桥异地保护措施,尽可能留住较多的“乡愁”信息。明年汛期前,新杨木碶将实现畅通。

  关于金价桥的来历,还有一段传说。金价桥的建造,在当年招致后殷村人的阻拦,并因此打起了官司,成为轰动一时的公案。

  据资料记载,金价桥村,原叫陈家,村民以陈姓为主。明代时,陈家人想在小河上架设一座桥方便出行。但后殷村人不这么想,理由很简单:造了此桥,外村人通过此桥进进出出太嘈杂,而且还可能带来治安隐患。后殷村人极力反对造桥,和陈家村人发生了纠纷。几经反复,陈家的官司总算打赢了,桥也建起来了,加上打官司产生的费用,实际造桥成本已远远超出建一座普通石桥所需,故取名“金价”。

  本报通讯员 龚国荣 张丹 文/摄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