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探讨杨义"文史三录":融会贯通理解中国文化

2014年12月15日 21: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北京12月15日电(上官云) 国学,成为今年来传统文化研究中的大热门,该领域的著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杨义研究专著“文史三录”的出版即是基于此门学问的研究。15日,杨义携新书在北京举办品读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陆建德盛赞杨义“有传统学者的气象”,“从这三本书看出,杨义先生研究涉猎的范围极广。但不同之处在于他以研究现代文学出身,能够融会贯通的对中国文化进行重新阅读、理解。”

  陆建德以杨义研究的一个分支“小说叙事学”为例进行讲解。他分析,在研究现代文学的同时,杨义还从事外国文学的翻译,并将这种兴趣贯穿在学术生涯中,齐头并进,“中国传统的小说叙事学,大致是对小说进行点评,但并非是学术的主流。到了杨义这里,他能够注意到中国文学的叙述特点,进行综合总结。”

  这些特点,也正是杨义在学术研究上与晚清以来一些国学大家们的不同。陆建德指出,学术研究的关键在于推陈出新,就“出新”这个方面,杨义做的非常出色,“他能够从搜集的大量史料中推出逻辑上的因果关系,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工作量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陆建德的话,得到了澳门文献信息学会会长邓骏捷的认同。他与杨义早年便已结识,当时曾在澳门大学一起从事研究工作。邓骏捷回忆,那时候杨义比大家来得早、走得晚,是最勤奋的人,“研究文献学的人会有固定的思维,不自觉的按照‘编年’方式处理文献。但杨义先生却具有通观的视野。”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吴晓都则用“上课学习”来形容出席本次品读会的心情。他笑着说,杨义在考察研究生论文答辩时的机敏曾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曾讲到,如果文学创作只是搞笑,那就会缺钙,虽然做学术研究,但是要把爱国情怀和学者的道义责任结合在一起。”

  “读杨义的著作,会感觉到那是诗与散文、杂文结合的形态,内里充满情趣。想来文学研究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审美阅读的乐趣。”吴晓都援引杨义的一句话结束了自己的评价,“审美文化研究工程首先是人性的工程,所以才要品心、读心。”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