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王蒙及其家人:电影《巴彦岱》将真实历史新鲜表达

2014年12月22日 11: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王蒙及其家人:电影《巴彦岱》将真实历史新鲜表达
    12月13日,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长王蒙应邀来到人民大会堂参加首映式活动并观看影片,放映结束后他表示,这部影片“勾起了很多回忆”。 张浩 摄
    电影《巴彦岱》剧照。王蒙的女儿王伊欢出生在伊犁,电影中艾力阿达解释说,“伊犁的伊,欢乐的欢”。 剧组 摄

  中新网北京12月22日电 (记者 朱景朝)根据著名作家王蒙在新疆生活经历创作的电影《巴彦岱》1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式。年逾八旬的王蒙应邀来到现场参加首映式活动并观看影片,放映结束后他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这部影片“勾起了很多回忆”。

  “回忆了很多事情,总的来说影片表现那时我与维吾尔族农民的那种相濡以沫的感情,让人感想很多。”王蒙说,这是一种“超越民族的真善美”。

  1963年至1979年,王蒙曾先后在新疆伊犁、乌鲁木齐等地生活、工作了16年,对新疆的风土人情了解颇深,对新疆人民怀有深厚感情,曾说过“新疆有恩于我们”,并著有《你好,新疆》、《这边风景》等描写在新疆生活的情景和经历的著作,他能讲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就是在伊犁巴彦岱工作生活期间学会的。

  王蒙长子王山、女儿王伊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电影《巴彦岱》讲述了新疆伊犁维吾尔族群众的淳朴善良、幽默乐观,讲述了各民族和谐相处,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真实的新疆。

  《中国作家》主编王山幼时与下放劳动的父亲王蒙一起生活在伊犁巴彦岱,对当时的生活记忆犹新。“看到影片中维吾尔族群众开会、劳动、跳舞等场景感觉非常熟悉和亲切。他们勤劳、友善,与其他民族和谐相处,这符合历史真实。”王山说,历史已经证明各民族可以和谐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奋斗。“

  王伊欢出生在伊犁,电影中艾力阿达解释说,“伊犁的伊,欢乐的欢”。她说,她出生在伊犁,1岁回到北京,5岁时又返回到乌鲁木齐上学,生活了1年后再次回京。

  “在伊犁、在新疆生活的时间虽短,但对我的一生依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她说她小时候最常说的一个字就是“泡”,因为维吾尔族群众吃馕总要泡奶茶,“我们和他们一起生活,养成了一样的生活习惯。现在我吃点心也经常在水里沾”

  王伊欢说她最喜欢影片中的大队长阿迪力,有几个细节非常有意思。阿迪力坐在炕上生闷气,水壶开了他不管,让在院子里干活的老婆灌;阿迪力开会讲阿尔巴尼亚的事;村民抢沙发坐。“工作后我有时去农村,这些场景我觉得很熟悉,维吾尔族群众形象很生动”她说,“影片中讲述的各民族友好相处的故事,是历史真实,是新鲜表达”。(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