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2014中国戏剧:对话碰撞成为鲜明主题

2014年12月31日 10:20 来源:中国艺术报 参与互动(0)

  2014中国戏剧:对话碰撞成为鲜明主题

  2014年的中国戏剧,有场面人气,又有静水深流。对话与碰撞,成为鲜明的主题。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相遇,在8个版本的昆曲《牡丹亭》和纪念莎翁诞辰450周年的系列演出中,成为重要的文化景观。话剧《雷雨》遭笑场,暴露出不同语境下的接受“代沟” ,引起热烈讨论。“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的话剧电影《弗兰肯斯坦的灵与肉》走进北京人艺,张火丁从教后复出再登舞台,孟京辉首导老外演绎布莱希特经典《四川好人》 ,引来众粉丝围观吐槽。以艺术节的形式“搭台唱戏” ,自然不可或缺。从中国校园戏剧节、中国京剧节、中国越剧节到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在北京举办,掀起观剧热潮。此外,史诗歌剧《战争与和平》也备受关注。

  汤显祖“对望”莎士比亚

  今年的戏剧界,围绕着纪念这一主题,呈现出两道靓丽的风景线。一个是经典复排不断,向传统致敬;一个是引进剧目演出接二连三,中外戏剧文化碰撞与交流频繁。这种现象更是被人戏称为“进口晃瞎眼,国产原创难” 。其中最惊艳的,无疑是600年昆曲以8个不同版本演绎汤显祖《牡丹亭》和纪念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的系列演出。经典、名家、传承、求新,成为重要主题。

  12月13日至24日, “名家传戏——2014全国昆曲《牡丹亭》传承汇报演出”在京城上演,有趣的是参加展演的都是一水儿的《牡丹亭》 , 8个版本分别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湖南等地,有的强调回归原著,有的主打“青春” ,有的大师云集,有的师生同台,有的主推青年一代演员,各有千秋,但都聚焦经典传承的话题,尤其是“大师版《牡丹亭》 ”汇集了平均年龄70岁以上的当今昆曲界著名老艺术家。这次演出,在昆曲发展史上,可谓盛况空前。

  450年前,莎士比亚诞生于英国斯特拉特福小镇,随后一生创作了无数经典剧作。无论是那些不朽的历史与爱情,还是阴谋与战争,其作品在全世界不同的导演与演员的演绎中呈现出姿态万千、丰富多样的面貌。今年4月至11月,国家大剧院推出“致敬!莎士比亚”系列演出,来自不同国家、运用不同语言、呈现不同风格的8台莎翁大戏轮番上演。或续写,或改编,或解构,或颠覆,拂去历史的尘埃, 450年后的莎翁依然魅力无限。

  戏剧奥林匹克首度来华

  对话与碰撞,让今年的戏剧显得尤其精彩纷呈。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成批空降大师名作,各种“国际戏剧邀请展”纷至沓来,不同风格和表演形态的戏剧演出,让人们更加直接和切近地看到国际戏剧的发展状况。其中尤以11月1日至12月25日登陆北京的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最具震撼力。这是其首次来华,不仅荟萃了22个国家45台中外剧作,更是云集了特尔佐布罗斯、铃木忠志、罗伯特·威尔逊等“大咖” 。除了昆曲《红楼梦》 、评剧《城邦恩仇》 、秦腔《窦娥冤》等中国剧目,立陶宛的《哈姆雷特》 、日本的《李尔王》 、格鲁吉亚的《麦克白》 、俄罗斯的《群魔》等等,为首都观众献上了戏剧的饕餮盛宴。

  从第一届在希腊雅典举办时提出的主题“悲剧” ,到第二届日本静冈的“创建希望” ,再到第三届俄罗斯莫斯科的“人民的戏剧” ,第四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超越国界” ,第五届韩国首尔的“爱” ,这一届“戏剧梦想”主题,实际上也表达了中国的戏剧梦想。它给中国戏剧带来的启发必然是多元的,这或许也是本届戏剧奥林匹克给我们留下的最大遗产。

  经典《雷雨》变笑场

  今年的话剧圈,戏外比戏里更热闹。7月24日,北京人艺经典话剧《雷雨》演员杨立新发出5条微博,称“ 《雷雨》成了爆笑场” 。此前一天,公益场《雷雨》竟引起“哄堂大笑” ,并且笑声“贯穿全剧”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些文化界人士和观众纷纷加入话剧《雷雨》遭遇笑场的事件讨论,观点交锋激烈:有人认为现在的年轻观众不懂得欣赏经典,有人则认为《雷雨》剧本和表演与时代有“代沟” 。一个悲剧经典却引发当下观众笑场连连,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令人尴尬又值得深思的文化现象。

  不容置疑的是,我们现在正面临着一个娱乐高歌猛进的时代,无论什么东西都要与娱乐挂上钩才能赢得市场,久而久之,“笑”几乎成了衡量艺术作品的评判标准和欣赏方式,经典在笑声中被解构。其实很多学生在看《雷雨》的时候,热衷于留在剧情的表层空间:繁漪和大少爷周萍的乱伦;四凤怀了大少爷的孩子;周冲跑到四凤家里表示爱慕;周萍夜探四凤窗户被关……这个时候,在学生们眼里,作为悲剧的《雷雨》就成了喜剧,“笑”成了一种自然反应。

  北京人艺演出的《雷雨》 ,无论是对原剧本的挖掘还是人物表演上,都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其遭遇笑场,表面看是不少年轻观众缺乏相应的艺术修养,从根本上说,却是文化审美的扭曲。如今,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文化虚无主义,对严肃、崇高、悲悯等缺乏共鸣,更不要说产生敬意;反过来,却对一些低俗、空虚、无聊的东西趋之若鹜。这可能与当下娱乐氛围有关,更与深层的文化生态有关。无论原因如何,都引出了一个让人不得不深思的话题。

  中国京剧节以评代奖

  曾几何时,评奖已然成了艺术创作的指挥棒,评奖代替了评论,奖杯代替了老百姓的口碑,评奖办节已成常态,各种奖项满天飞,“双黄蛋”更是层出不穷。正因此, 2014年在天津举行的第七届中国京剧节“出人意料”地首次宣布取消评奖环节,代之以学术研讨、只评不奖,才那么地契合了社会和业界期待,获得广泛的好评。

  设置奖项的初衷,本应是保护、推动创作,但多年来创作与评奖的互动效果却事与愿违,往往是为了评奖而评奖,忽视了艺术本身的规律。最典型的现象,就是“为了一个人,排了一出戏,演不了几回,拿了一个奖,最后一个大钉子把奖高高挂起” 。评奖本身并没有错,关键是一些人往往将“奖项”异化为“政绩” 。不菲的投入打造一部戏,如何证明成功呢?似乎只有去拿一个奖才能交差。艺术是为人民服务的,没有老百姓的口碑,没有更多的深入基层的演出,一部戏获得再多的奖意义也不大。更有一些戏,只是为评奖而排,拿完奖就结束了,没演几场就“刀枪入库”了。这样的戏,老百姓几乎看不到,更别谈对观众的艺术熏陶和审美引领了。

  京剧节取消评奖,不仅是一次尝试,更是一次改革。评奖对于鼓励创作、繁荣文艺功不可没,但在当前的形势下,京剧节取消评奖无疑给一些人提了醒。文艺创作,不能再埋头于各种奖项之中,而要抬头看路,好好领悟老百姓的精神需求,他们到底想看什么、需要什么,如何让艺术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注重剧目质量,关注群众评判,观众口碑才是评价一部戏是否成功的标准。王新荣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