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收藏容易“变现”难:有价无市 低值高估 赝品泛滥

2015年03月06日 08:36 来源:长沙晚报  参与互动()

  刘英杰

  现今收藏市场火热,拍卖市场上有屡创新高的过亿高端藏品,民间也有很多散落草野身价不菲的“民间国宝”,再加上电视上层出不穷的藏宝、鉴宝类节目引导,人们的收藏热情空前高涨,收藏的门槛变得非常低。似乎只要有钱有闲,随便找个跟自己有眼缘的艺术品门类,便可以一头扎入收藏事业,坐等升值。然而真实的市场却是东边日出西边雨,一家欢喜多家愁,收藏容易“变现”难。

  在收藏热潮中,人们看重艺术品的投资功能,却对藏品的流动性认识不够,艺术品不仅要买得进,更要卖得出,藏家才能从中获益,也是藏品价值的一种体现。不过说起来容易,艺术品收藏市场的扩大,让普通人接触藏品的途径越来越多,“买”的渠道也越来越多,不过到了想要将收藏品出售的时候,难题也随之而来。收藏者会发现精挑细选买到手的东西,想要“变现”却难了起来。收藏容易“变现”难的客观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

  “有价无市”是高端艺术品难以变现的首要原因。有道是“半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收藏事业本身便是日积月累的洗练和打磨,不存在“日进斗金”、“人潮涌动”的旺市。这是由文化艺术品独特的商品属性决定的,愈是贵重的艺术品,流动性就愈差,所以大量艺术品只能束之高阁,难有作为。就目前而言,主要的退出方式不外乎二次拍卖、典当融资、抵押贷款几种,但不论怎样的退出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隐忧。拍卖本身需要精心的准备,还面临价格风险,且拍卖成功需要支付相当多的佣金,最可怕的便是流拍,无疑对某件艺术品判了“死缓”,起码在很长时间内再无升值空间。按照目前的渠道建设和配套制度,典当融资和抵押贷款也面临着手续冗杂、价值评估等棘手的问题。

  “低值高估”是艺术品难以变现的普遍原因。无论是价格亲民的普通收藏品还是身价过亿的民间藏品,多种品类的文化艺术品都存在“低值高估”现象。低值高估源于藏家对藏品过度的心理预期,其影响不仅仅在“惜售”,更在于整个收藏市场价值评定缺乏一个权威可靠的严格秩序。特别是对于高古瓷而言,虽经研究所和鉴定师明确考证,其断代和窑口基本无误,但价格高企,显然与其自身艺术价值不符,这主要受拍卖市场上身价过亿的同类瓷器的蛊惑以及一些鉴定专家的误导。藏家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是同一类器物,也有精品非精品之分,特别对于古玩艺术品,更要求精品性与稀缺性共存。所以以拍卖图册上的拍卖价格作为自身收藏的参考是收藏之大忌,更是“低值高估”现象的滥觞。

  同时,“赝品泛滥”也是收藏容易变现难的原因之一。赝品泛滥直接影响到艺术品的正常流通,个别收藏家、鉴定师的术业不精、见利忘义,损害了艺术品鉴赏的大环境,更伤害了艺术品的正常流通。在收藏市场中,“作伪”与“鉴伪”耗费了藏家太多的心血与金钱,古人就曾有“粮油一分利,百货十分利,珠宝百分利,古玩千分利”的说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艺术品收藏“趋利主义”至上。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