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口述历史》解读北京百年历史 探寻文化变迁

2015年03月28日 13: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北京3月28日电(上官云) 近年来,“口述历史”一词逐渐升温:通过采访历史现场的见证者,将留存于其脑海中的记忆片段加以梳理和记录,逐渐成为人们了解历史的一个途径。28日上午,《北京口述历史》首批成果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办,口述史学专家杨善华、郭松义等人到场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北京口述历史》丛书最初出版于2014年10月份,首批成果涉及《个人叙述中的同仁堂历史》、《宣武区消失之前》、《找寻京郊旗人社会》、《诗书继世长》、《学院路上》五个类别,内容以北京人的衣、食、住、行为主,进而联系到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各行各业。通过北京人自己的讲述,反映了晚清至当代北京人的生活变迁与历史命运,展现一部历经百年的北京城市生活史。

  该丛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定宜庄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她感慨的表示,单就自己的经历来说,能发现之前很多生活过的地方,比如熟悉的建筑等等都渐渐的不存在了,随着各地人口的进入,连最初的“北京话”也得逐渐消失。在此前的研究工作中,定宜庄采访过不少老人,但到了现在,已经有大约三分之二的受访者离开人世,随着他们离去的,还有储存于脑海中的“老北京”记忆。

  “这些失去的东西再也不能挽回。”定宜庄把自己从事的“口述史”整理工作形象的比喻为“捞稻草”,“也许我不能拯救什么,但是留住一点是一点。”

  同时,对于今后的口述史研究应如何进行,定宜庄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以对北京地区口述史的整理为例,向记者进行讲解。定宜庄表示,之前的研究中,对北京的理解太狭窄,总认为就是几条老胡同、几位名人等等,很少有人注意到广袤的郊区,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把郊区和城市联合起来考虑;而做口述史研究的途径也有多种,“我不是很赞同仅将口述史形成文字加以保留。因为在口述史中也可能有错误,因此必须把口述与文献相结合进行保存”。

  与会的专家、学者还就口述史的研究方式及研究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性进行了相关解读。杨善华则提出,北京历史文化的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口述史学在此方面应当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无论如何,口述史的保留也是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否则如果缺乏妥善保管,还会造成第二次流失。”定宜庄称。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