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世界遗产元上都“更名” 更趋国际化

2015年04月01日 16: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呼和浩特4月1日电 题:世界遗产元上都“更名”:从“文物事业”到“文化遗产”的国际化步伐

  记者李爱平

  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元上都遗址是内蒙古首个世界遗产,因其“更名”再次引世人瞩目。1日,内蒙古文化厅对外发布消息称,该遗址已从过去所称的“元上都文物事业管理局”更名为现在的“元上都文化遗产管理局”。

  消息指,经内蒙古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2015年第一次会议研究,蜚声中外的元上都遗址文物事业管理局,已正式更名为锡林郭勒盟元上都文化遗产管理局,为隶属于锡林郭勒盟文化局的副处级事业单位,核定副处级领导职数一名。

  从“文物事业”到“文化遗产”名称的变化,宣告了元上都的层级和未来“使命”不仅仅停留在于“文物”,而更趋向于“文化”层面,因此更趋国际化。

  内蒙古文化厅文物处处长王大方表示,锡林郭勒盟元上都文化遗产管理局的成立,有利于协调同世界遗产保护组织及国家、自治区文物主管部门的工作关系,对进一步加强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的保护管理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位于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元上都遗址,13—14世纪曾是中国元朝的夏都。2012年6月29日,经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元上都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也因此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世界遗产。近年来,元上都遗址保护、考古、展示、宣传、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中新网记者了解到,元上都遗址申遗成功后的第二年(即2013年),内蒙古文物局即开展了元上都申遗近20年以来历史档案资料的整理工作,正在准备翻译出版蒙、汉、英三种文字的《元上都遗址申遗文本》,提供国家、自治区档案、文物部门妥为收藏。

  与此同时,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亦在编制实施《元上都遗址考古规划》,将继续做好元上都遗址的文物考古发掘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文物保护、考古、展示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共同探索、丰富元上都遗址的丰富内涵。据悉,申遗成功后元上都遗址游客人数逐年增多,2014年接待中外游客30余万人次。

  “种种迹象表明,内蒙古元上都遗址所做的这一切,均朝着更趋国际化的脚步和视野行进,更名后的国际化意义不言自明。”王大方说。(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