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走进博物馆,不要只在“博物馆日”

2015年05月20日 14:42 来源:呼和浩特晚报  参与互动()

  ●张斯源

  在很多民众心中,博物馆是一个“高大上”的场所,这虽然有助于维护博物馆的“崇高”形象,但其“高冷”的气质不免令一部分民众远离。为此,在第38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内蒙古博物院推出以“博物馆致力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活动,向市民展示有关青城和青城人的历史,使民众加深对博物馆的了解,亲近文物,传承文化。 ——5月19日《呼和浩特晚报》03版

  不得不承认,如今的孩子们很幸福,每到星期六日,都可以和父母一起到各个博物馆汲取营养体验生活。历史知识、自然奇趣、城市文化传承,像一道道大餐一样摆在了孩子面前,真的是非常让人有食欲。

  但笔者以为,与“博物馆”对话,是一次文明的交流,这种沟通,当然不应该只是在博物馆日,而应该是我们所有能够看到博物馆的日子里。来到一个地方,我们第一要做的,应该是看看这个地方的博物馆,与其进行一次文明的交流。

  这个文明的交流,是与历史的交流。无论哪种内容的博物馆,在它所有的陈列物品中,都散发着历史的信息,都跳跃着昨日文明的音符,都有着人类曾经的呼吸,我们用眼睛与心灵与之交流,让我们在这种交流中,实现历史与现代的一种高度契合,这是独特的文明情怀享受。

  这个文明的交流,是与自然的交流。在所有博物馆中,不仅有着历史呼吸的声音,更有着自然纯净的目光,他们跨越千年,在展台上用神秘的自然之目光注视着我们,让我们温暖,让我们安详,让我们领略大自然独特的无穷魅力,让我们感悟自然那默无声息的温暖。

  看中国地图上的博物馆大全,博物馆遍布神州大地,这是中国文明的标志,这是中国博物馆事业精彩的象征。尤其是这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博物馆的认识日益提升,各地对博物馆的建设日益重视,博物馆文化蒸蒸日上,正悄然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文明灯塔。

  走进博物馆,与文明交流,与“博物馆”对话不只在博物馆日,应该伴随我们终生。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